[发明专利]空气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07200.7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89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明里好孝;久下洋介;乳井一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三菱电机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8/80 | 分类号: | F24F8/80;F24F13/20;F24F11/89;F24F120/12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刘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净化器 | ||
空气净化器具备:主体壳体;人检测装置(55),检测人的位置;左侧面罩(80a),被配置在主体壳体的左侧面;右侧面罩(80b),被配置在主体壳体的右侧面;以及前罩(70),被配置成从前方覆盖被设置在主体壳体的人检测装置(55)和主体壳体。在D‑D水平截面中,人检测装置(55)被配置在比将左侧面罩(80a)的前方端部(801a)和右侧面罩(80b)的前方端部(801b)连结的直线(L)靠前方、且比前罩(70)的前表面(70a)靠后方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净化的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存在如下的空气净化器,该空气净化器设有传感器和旋转部件,该传感器具有扫描室内而检测人的指向性,该旋转部件使吸引口朝向该传感器所检测到的人的方向。该空气净化器在形成有吸引口的前壳体的上部设有控制基板,并且在该控制基板的上部设有具有红外线受光部的上壳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2452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以往的结构中,在上壳体一体地设有红外线受光部,若外力施加于上壳体,则力会直接施加于红外线受光部,成为破损的原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作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确保人检测装置的视野范围的同时不会对人检测装置施加不必要的载荷地耐长期使用的空气净化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具备:主体壳体;人检测装置,检测人的位置;左侧面罩,被配置在主体壳体的左侧面;右侧面罩,被配置在主体壳体的右侧面;以及前罩,被配置成从前方覆盖被设置在主体壳体的人检测装置和主体壳体。在前罩形成人检测装置面对的开口。在包括人检测装置的水平截面中,人检测装置被配置在比将左侧面罩的前方端部和右侧面罩的前方端部连结的直线靠前方、且比前罩的前表面靠后方的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按压前罩,力也不会施加于人检测装置,因此,耐长期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空气净化器M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空气净化器M的A-A剖视图。
图3是空气净化器M的第一分解立体图。
图4是空气净化器M的第二分解立体图(a)及卡合接受部的放大图(b)。
图5是自动回转单元40的立体图。
图6是自动回转单元40的俯视图(a)及俯视图(a)的B-B剖视图(b)。
图7是自动回转单元40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上部单元50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人检测装置55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人检测装置55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红外线传感器的上下方向的视野角的示意图。
图12是人检测装置的旋转驱动角度的构想图。
图13是与人检测装置的旋转驱动时的位置对应的概念图。
图14是从前面观察前罩70的立体图(a)及从后面观察前罩70的立体图(b)。
图15是空气净化器M的主要部分立体图(a)、主要部分立体图(a)的C-C剖视图(b)及主要部分立体图(a)的D-D水平剖视图(c)。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三菱电机家用电器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三菱电机家用电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72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