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谐振DC-DC转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02981.0 | 申请日: | 2016-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86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忠;费尔南多·鲁伊斯·戈麦斯;乔治斯·特森格涅斯;格罗弗·托瑞克·巴斯科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28 | 分类号: | H02M3/28;H02M3/3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谐振 dc 转换器 | ||
1.一种谐振电路(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输入节点(108)、第二输入节点(110)和第三输入节点(112),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输入节点(108、110、112)分别用于接收三相输入功率中的一相;
三角形电路(120),包括连接在第一角节点(102)与第二角节点(104)之间的第一支路(122)、连接在所述第二角节点(104)与第三角节点(106)之间的第二支路(124)及连接在所述第三角节点(106)与所述第一角节点(102)之间的第三支路(126);以及
连接在所述第一输入节点(108)与所述第一角节点(102)之间的第一外部谐振设备(RDO1)、连接在所述第二输入节点(110)与所述第二角节点(104)之间的第二外部谐振设备(RDO2)及连接在所述第三输入节点(112)与所述第三角节点(106)之间的第三外部谐振设备(RDO3),
其中所述三角形电路(120)的每个支路(122、124、126)包括与对应的变压器(T1、T2、T3)串联连接的内部谐振设备(RDI1、RDI2、RDI3),所述第一支路(122)包括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一角节点(102)与第一变压器(T1)之间的第一内部谐振设备(RDI1),所述第二支路(124)包括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二角节点(104)与第二变压器(T2)之间的第二内部谐振设备(RD12),所述第三支路(126)包括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三角节点(106)与第三变压器(T3)之间的第三内部谐振设备(RDI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电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部谐振设备(RDO1)、所述第二外部谐振设备(RDO2)和所述第三外部谐振装置(RDO3)包括电容器,所述第一内部谐振设备(RDI1)、所述第二内部谐振设备(RDI2)和所述第三内部谐振设备(RDI3)包括电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谐振电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部谐振设备(RDI1)、所述第二内部谐振设备(RDI2)和所述第三内部谐振设备(RDI3)合并为单个集成电感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谐振电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部谐振设备(RDO1)、所述第二外部谐振设备(RDO2)和所述第三外部谐振设备(RDO3)合并为单个集成电感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谐振电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压器(T1)包括与第一并联电感器(LS1)并联连接的第一初级绕组(TP1),所述第二变压器(T2)包括与第二并联电感器(LS2)并联连接的第二初级绕组(TP2),所述第三变压器(T3)包括与第三并联电感器(LS3)并联连接的第三初级绕组(TP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谐振电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并联电感器(LS1)、所述第二并联电感器(LS2)和所述第三并联电感器(LS3)合并为单个集成电感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298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