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城市的火警逃生路径生成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00006.6 | 申请日: | 201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9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冯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旋宇 |
主分类号: | G08B7/06 | 分类号: | G08B7/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55 | 代理人: | 孔丽霞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城市 火警 逃生 路径 生成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及智能城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城市的火警逃生路径 生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智能城市体系中,首先城市管理智能化, 由智能城市管理系统辅助管理城市,其次是包括智能交通、智能电力、智能建 筑、智能安全等基础设施智能化,也包括智能医疗、智能家庭、智能教育等社 会智能化和智能企业、智能银行、智能商店的生产智能化,从而全面提升城市 生产、管理、运行的现代化水平。智能城市是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的融合体, 信息经济的电脑网络提供了建设智能城市的基础条件,而知识经济的人脑智慧 则将人类智慧变为城市发展的动能。北京工商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季铸 教授主持完成中国第一个城市智能管理系统——北京城市智能管理系统” (BCSMS)。在此基础上,季铸教授主持设计的“中国经济智能管理系统 “(CESMS)也于2011年1月正式启动,中国经济被纳入智能管理轨道,2011 年”世界经济智能预警系统(WESFS)也将投入运行,北京已经成为世界智能经 济中心。
现有的城市对火警的控制主要是基于个人报火警的控制,收到火警以后人 们逃生一般是凭自身的经验进行逃生,这种情况可能出现逃生不及时,出现人 员伤亡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提供一种智能城市的火警逃生路径生成方法,其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无法实 现逃生路径智能生成的缺点。
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城市的火警逃生路径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
获取火灾的第一坐标,获取第一坐标设定范围内的移动终端的位置;
以每个移动终端的位置作为起点,以最近安全地点或救援地点作为终端生 成逃生路径;
将该逃生路径发送给移动终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每个移动终端的位置表示在地图中,将该地图发送给消防部门。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移动终端发送控制命令使移动终端语音播放逃生路径。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智能城市的火警逃生路径生成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火灾的第一坐标,获取第一坐标设定范围内的移动终 端的位置;
计算单元,用于以每个移动终端的位置作为起点,以最近安全地点或救援 地点作为终端生成逃生路径;
发送单元,用于将该逃生路径发送给移动终端。
可选的,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每个移动终端的位置表示在地图中,将 该地图发送给消防部门。
可选的,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移动终端发送控制命令使移动终端语音 播放逃生路径。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对火警坐标附件的移动终端进行室内 定位,将该定位坐标作为起点,最近的安全地点或救助地点作为终端,生成逃 生路径,然后将路径下发给智能终端,所以其具有智能逃生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 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 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 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城市的火警逃生路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城市的火警逃生路径生成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 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 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智能城市的火警逃生 路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由服务器来完成,该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 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火灾的第一坐标,获取第一坐标设定范围内的移动终端的 位置;
上述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可以通过室内导航的方式来获取。
步骤S102、以每个移动终端的位置作为起点,以最近安全地点或救援地点 作为终端生成逃生路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旋宇,未经冯旋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00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含基底和光聚合物薄膜的复合件
- 下一篇:动态地指派和检查突触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