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业大棚的立体栽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90382.1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3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陈灵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灵珍 |
主分类号: | A01G31/06 | 分类号: | A01G31/06;A01G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207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业 大棚 立体 栽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棚的立体栽植架,尤其是涉及一种农业大棚的立体栽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和通行的完善,大量的农田被修建成街道、工业区、住宅小区、道路或其它设施,这样使得农田面积缩小,而临近城市的传统菜地被大量侵蚀,为了缓解土地矛盾,很多地方通过立体栽植“也叫立体农业”来缓解土地不足的矛盾,立体栽植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集约”,即集约经营土地,体现出技术、劳力、物质、资金整体综合效益;二是“高效”,即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的潜力,同时提高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三是“持续”,即减少有害物质的残留,提高农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质量,增强农业后劲,不断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四是“安全”,即产品和环境安全,体现在向空间要土地农业发展格局;通过提高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缓解人地矛盾,缓解粮食与经济作物、蔬菜、果树、饲料等相互争地的矛盾,提高资源利用率,较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物质产量,从而缓解食物供需矛盾;同时,提高化肥、农药等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缓解残留化肥、农药等对土壤环境、水环境的压力,坚持环境与发展“双赢”,建立经济与环境融合观。
我国对于立体栽植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是通过使用架子使植物在架子上生长,也就是将调配好的泥炭、蛭石等无土栽培基质放入软质塑胶盆或塑料袋中,这种方式无法对不同生长期的作物进行养分调整;使得作物生长受到限制;漂浮育苗养殖是一项新的育苗养殖方法,它是将装有轻质育苗基质的泡沫穴盘“泡沫板”漂浮于水面上,种子播于基质中,秧苗在育苗基质中扎根生长并能从基质和养殖盘水床中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育苗方法,并能从基质和养殖盘水床中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育苗方法;这种方法使用的是平面单层水床,无法达到立体多层养殖,占用地面较大,并且泡沫板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农业大棚的立体栽植装置,利用架子支撑养殖箱和独特的水分配系统实现了漂浮育苗养殖的立体栽植目的,通过在泡沫板外部增加橡胶包裹层达到了不易损坏和长期使用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农业大棚的立体栽植装置,包括架子、养殖箱、泡沫板和水管,在架子上由上至下间隔设有多个支架,养殖箱放置在每一支架上,最上部的养殖箱一侧通过进水管连接营养液供应罐,最上部的养殖箱另一侧中部通过连接水管连接紧邻下一层另一养殖箱的一侧,另一养殖箱的另一侧中部通过连接水管连接紧邻下一层的第三养殖箱的一侧,以此类推直至最下部的养殖箱,在最下部的养殖箱中部通过排水管连接水回收系统,在每一养殖箱中设有具有多个孔穴的泡沫板,在每一孔穴底部设有贯通泡沫板底部面的孔洞。
所述的农业大棚的立体栽植装置,架子的上端通过上转盘连接顶部杆下部设置的转盘座,架子下端的下转盘连接大棚的地面。
所述的农业大棚的立体栽植装置,架子为间隔设置的两根立杆,两个支架杆的一端固定在架子的两根立杆上,在两个支架杆的另一端分别设有挡板。
所述的农业大棚的立体栽植装置,在每一支架杆的下部设有连接架子的加固板。
所述的农业大棚的立体栽植装置,在泡沫板的两端下部分别设有斜面。
所述的农业大棚的立体栽植装置,在泡沫板的四周和下部面包裹有橡胶包裹层,所述下部面的橡胶包裹层上分别设有对应泡沫板孔穴底部孔洞的开口。
所述的农业大棚的立体栽植装置,在养殖箱的下部面两端分别设有支腿,所述养殖箱的腔体下中部设有贯通养殖箱下部面的放水口,所述放水口的下部通过下盖封堵。
所述的农业大棚的立体栽植装置,在养殖箱的两侧中部分别设有两个“U”形豁口,进水管的养殖箱连接端、连接水管的两端和排水管的养殖箱连接端上分别设有“U”形插块,所述“U”形插块的两侧和下部设有连贯的槽,在所述槽中设有橡胶层,进水管养殖箱连接端的“U”形插块、连接水管的两端和排水管连接端的“U”形插块连接养殖箱上所述“U”形豁口,“U”形插块的槽与“U”形豁口过盈配合。
所述的农业大棚的立体栽植装置,所述进水管、连接水管和排水管均为软管。
所述的农业大棚的立体栽植装置,在养殖箱的所述“U”形豁口上内外分别设有倒角。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灵珍,未经陈灵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903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