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90375.1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3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仪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46 | 分类号: | H01H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0 | 代理人: | 周美华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关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如图1所示,断路器包括框架1和一次回路2的A、B、C三相极柱,框架1内具有合闸蓄能操作机构和分闸操作机构,一次回路2的A、B、C三相极柱纵向布置,合闸蓄能操作机构和分闸操作机构通过一副主拐臂3同时对A、B、C三相极柱进行分合闸操作。
由于合闸蓄能操作机构和分闸操作机构位于一次回路2的侧面,这样越靠近合闸蓄能操作机构和分闸操作机构的极柱的合闸速度、分闸速度、弹跳越快,开距和超程也越大,导致三相的合闸速度、分闸速度、弹跳、开距及超程等机械特性协调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关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机构位于一次回路的侧面导致断路器的机械特性协调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关结构,包括:壳体;A相极柱、B相极柱和C相极柱,A相极柱、B相极柱及C相极柱间隔设置在壳体的上方;开关结构还包括:操作机构,设置在壳体的下方,操作机构的操作侧位于壳体的侧面所在的一侧,操作机构的输出端与B相极柱的B相拉杆驱动连接,输出端的上下运动带动B相拉杆上下运动;
传动结构,使连接B相拉杆与A相极柱的A相拉杆、C相极柱的C相拉杆相连接,传动结构受B相拉杆驱动下带动A相拉杆和C相拉杆随B相拉杆一同上下运动。
进一步地,开关结构还包括传动连杆,传动连杆的第一端与输出端连接,传动连杆的第二端与B相拉杆驱动连接,传动连杆在输出端驱动下做上下运动,并带动B相拉杆上下运动。
进一步地,传动结构包括第一直角拐臂、第二直角拐臂、第三直角拐臂及主轴,第一直角拐臂的固定端、第二直角拐臂的固定端及第三直角拐臂的固定端均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上,第一直角拐臂的第一自由端与B相拉杆连接,第二直角拐臂的第一自由端与A相拉杆连接,第三直角拐臂的第一自由端与C相拉杆连接,主轴分别与第一直角拐臂的第二自由端、第二直角拐臂的第二自由端及第三直角拐臂的第二自由端连接。
进一步地,开关结构还包括连接拐臂,连接拐臂的固定端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上并与第一直角拐臂同步转动,连接拐臂的自由端与传动连杆的第二端连接,连接拐臂与第一直角拐臂的与B相拉杆连接的臂平行设置,传动连杆通过连接拐臂和第一直角拐臂的与B相拉杆连接的臂与B相拉杆连接。
进一步地,传动结构包括第一直角拐臂、第二直角拐臂、第三直角拐臂及主轴,第一直角拐臂的固定端、第二直角拐臂的固定端及第三直角拐臂的固定端均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上,第一直角拐臂的第一自由端分别与B相拉杆、传动连杆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直角拐臂的第一自由端与A相拉杆连接,第三直角拐臂的第一自由端与C相拉杆连接,主轴分别与第一直角拐臂的第二自由端、第二直角拐臂的第二自由端及第三直角拐臂的第二自由端连接。
进一步地,开关结构还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及第三转轴,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及第三转轴均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上,第一直角拐臂的固定端和连接拐臂的固定端套设在第一转轴上,第二直角拐臂的固定端套设在第二转轴上,第三直角拐臂的固定端套设在第三转轴上。
进一步地,开关结构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架,壳体支撑在两个支架上。
进一步地,壳体为箱体结构。
进一步地,操作机构包括操作箱和输出端,输出端可移动地设置在操作箱中且输出端的靠近B相拉杆的端部从操作箱的顶部伸出。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操作机构的输出端的上下运动带动B相拉杆做上下运动,B相拉杆做上下运动的同时通过传动结构带动A相拉杆和C相拉杆上下运动,这样使得A相拉杆和C相拉杆的合闸速度、分闸速度、弹跳、开距及超程都是一样的,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A相的机械特性与C相的机械特性差距较大的问题。因此,与现有技术中的开关结构相比,本实施例的开关结构的合闸速度、分闸速度、弹跳、开距及超程等机械特性协调性好,并且,保证了机构力矩处于在最佳运动状态。操作机构的操作侧位于壳体的侧面所在的一侧,即操作机构采用侧装的安装方式,操作指示面向使用者,在侧面就可以进行开关的操作和使用,便于操作者使用及维护。操作机构位于壳体的下方,增加了操作机构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使运维工作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仪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仪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903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水壶二次开盖结构
- 下一篇:调整发射功率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