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粒机用刀筒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88078.3 | 申请日: | 2016-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0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 发明(设计)人: | 宋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潼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F12/18 | 分类号: | A01F12/18 |
| 代理公司: | 重庆棱镜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22 | 代理人: | 周维锋 |
| 地址: | 4026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粒机 用刀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脱粒机用刀筒,属于机械配件领域。
背景技术
脱粒机为收割机械,指能够将农作物籽粒与茎秆分离的机械,主要指粮食作物的收获机械。根据作粮物的不同,脱粒机种类不同。如“打稻机”适用于水稻脱粒;用于玉米脱粒的称为“玉米脱粒机”等等。打稻机俗称“打谷机”,为最常见水稻脱粒机械。需要先将水稻收割以后,通过这种机械将水稻谷粒与茎秆分离。打稻机分为二类,一类依靠人力驱动,称为“人力打稻机”,为半机械化工具;将打稻机改为动力驱动,则称为“动力打稻机”。打稻机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水稻收割的劳动强度,同时也改善了农业生产力。
现有技术中,脱粒机用刀筒结构简单,传动系统存在缺陷,占用空间大,且容易损坏,使用寿命较短,同时现有的脱粒机用刀筒功能性不足,无法对脱粒过程中产生的灰尘进行处理,导致附近人员容易吸入灰尘带来健康的危害,所以现有的脱粒机用刀筒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急需一种新型的脱粒机用刀筒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脱粒机用刀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降尘效果佳,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脱粒机用刀筒,包括装置主体、共轴机构以及集灰清理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包括设备腔、集灰室、刀片腔以及皮带盘,所述设备腔装配在集灰室上端面左侧,所述刀片腔装配在集灰室上端面右侧,所述皮带盘装配在刀片腔右侧,所述共轴机构包括动力轴、转盘一、传动皮带、风机、转盘二以及旋转轴,所述风机设置在设备腔内部,所述动力轴装配在刀片腔内部,所述动力轴右端穿过刀片腔右端面,并安装在皮带盘左端面中间位置,所述动力轴左端穿过刀片腔左端面,并安装在设备腔内部左端面,所述转盘一装配在动力轴上,所述旋转轴左端连接风机,所述旋转轴右端装配在设备腔内部右端面,所述转盘二装配在旋转轴上,所述转盘一通过传动皮带与转盘二相连接,所述集灰清理机构包括进风管、出风管、集灰抽屉、拉环以及排风孔,所述集灰抽屉安装在集灰室前端面中部位置,所述拉环安装在集灰抽屉前端面中间位置,所述排风孔开设在集灰抽屉前端面,所述进风管上端装配在刀片腔左端面,所述进风管下端装配在风机上,所述出风管上端安装在风机上,所述出风管下端安装在设备腔内部下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排风孔开设有五组以上,五组以上所述排风孔等距安装在集灰抽屉前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轴通过轴承分别与刀片腔和设备腔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通过支杆固定在设备腔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拉环上加工有凸球。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设备腔内部右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脱粒机用刀筒,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动力轴、转盘一、传动皮带、风机、转盘二以及旋转轴,该设计解决了原有脱粒机用刀筒结构简单,传动系统存在缺陷的问题,优化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缩减了本实用新型所占用的空间,降低了本实用新型的损坏率,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进风管、出风管、集灰抽屉、拉环以及排风孔,该设计解决了原有脱粒机用刀筒功能性不足,无法对脱粒过程中产生的灰尘进行处理的问题,避免了附近人员吸入灰尘情况的发生,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灰尘处理功能。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轴承,该设计便于本实用新型内部各部件之间的传动,另添加了支杆,该设计便于安装风机,另添加了凸球,该设计增加了拉环的摩擦系数,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降尘效果佳,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脱粒机用刀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脱粒机用刀筒中共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脱粒机用刀筒中集灰清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共轴机构、2-设备腔、3-集灰清理机构、4-集灰室、5-刀片腔、6-皮带盘、11-动力轴、12-转盘一、13-传动皮带、14-风机、15-转盘二、16-旋转轴、31-进风管、32-出风管、33-集灰抽屉、34-拉环、35-排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潼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潼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80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苜蓿草折叠升降式捡拾草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脱粒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