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异型硅胶密封圈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86301.0 | 申请日: | 201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9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曾延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择优硅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3268 | 分类号: | F16J15/326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李盛洪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型 硅胶 密封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密封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型硅胶密封圈。
背景技术
密封圈的种类繁多,常用的有O型圈、Y型圈、V型组合密封。O型圈一般用于静密封,Y型圈和V型组合密封一般用于动密封。V型密封圈是一种轴向作用的弹性橡胶密封圈,用作转轴无压密封。密封唇有较好的活动性和适应性,可补偿较大的公差和角度偏差,可防止内部油脂或油液向外漏泄,也可防止外界的溅水或尘埃的侵入。U型圈常用于制造液压系统中的往复密封。广泛用于工程机械中液压缸的密封。O型密封圈主要用于静密封和往复运动密封。用于旋转运动密封时,仅限于低速回转密封装置。矩型密封圈一般安装在外圆或内圆上截面为矩形的沟槽内起密封作用。Y型密封圈广泛应用于往复运动密封装置中。
现有的异形密封圈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密封圈在放置到密封的物体内部后,拿取不方便,以及密封圈在密封时气压较高的一侧气体会在压力作用下,克服密封圈的材料弹性从密封圈与密封面的接触部分向低压侧渗漏,内外的压力差越大,这种渗漏的趋势就越强,从而影响了密封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型硅胶密封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密封圈在放置到密封的物体内部后,拿取不方便,以及密封圈在密封时气压较高的一侧气体会在压力作用下,克服密封圈的材料弹性从密封圈与密封面的接触部分向低压侧渗漏,内外的压力差越大,这种渗漏的趋势就越强,从而影响了密封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异型硅胶密封圈,包括固定座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在保护膜层的右侧,且安装座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安装孔,所述保护膜层的外部设置有防尘外圈,且保护膜层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底座,所述固定座设置在连接底座的前表面,且固定座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孔,所述连接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内圈,所述保护膜层的右端上方设置有连接卡扣,且保护膜层的下方设置有耐高温层,所述耐高温层的下方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下方设置有耐腐蚀层,所述耐腐蚀层的下方设置有硅胶层,所述硅胶层的下方设置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左端内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下方设置有凹槽挡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共设置有六个,且六个固定座均匀设置在连接底座的前表面。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安装座分别设置在保护膜层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凹槽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凹槽分别设置在耐磨层的内部左右两端。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与连接底座通过连接卡扣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尘外圈为圆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耐磨层与硅胶层为一体式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了凹槽,可以方便将密封圈从密封的物体中取出,设置了固定座和固定孔,可以通过与需要密封的物体之间实现更加稳定的密封,降低了侧漏,且固定座通过连接卡扣连接,可以在固定座损坏以后进行更换,避免一个安装坏了需要更换整个密封圈,节约了成本,密封圈上设置了保护膜层,使用时可以将保护膜层撕掉,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有灰尘落在密封圈上,导致密封不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中:1-固定座、2-固定孔、3-保护膜层、4-防尘外圈、5-连接底座、6-安装座、7-安装孔、8-内圈、9-耐高温层、10-防水层、11-耐腐蚀层、12-耐磨层、13-凹槽挡板、14-凹槽、15-硅胶层、16-连接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择优硅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择优硅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63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