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滤清器自动涂油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86252.0 | 申请日: | 201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4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蔡鹏光;姜磊;刘景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锴士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C11/10;B05C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65 | 代理人: | 倪钜芳 |
地址: | 201599 上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滤清 自动 涂油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于滤清器自动化组装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滤清器自动涂油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滤清器涂油机构为油盒中放入一块海绵,注油泵每隔一段时间向海绵中注油,需要涂油的滤清器组件通过挤压海绵来涂油。此类涂油机构主要的弊端如下:
一是涂油不均匀,挤压海绵的程度不同,出油量也不同;
二是洁净度不够,海绵在挤压时会有磨损,粘附在产品表面;
三是浪费润滑油,因为经过海绵的油无法回收到注油泵中,会使涂油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清器自动涂油机构,其能够实现定量化注油,注油均匀,无污染,清洁度高,使用过的润滑油可自动回收,降低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滤清器自动涂油机构,其包括:涂油组件,其设置有上半腔体,上半腔体的侧壁设置有多个针型孔,涂油组件侧壁设置有与针型孔相通的多个注油孔,该注油孔与注油泵相连;回油组件,其设置有下半腔体,下半腔体的腔体底部设置有回油孔,回油孔通过回油管路而接于注油泵;涂油组件和回油组件组合而成的组合体具有由上半腔体和下半腔体共同组成的滤清器涂油工作腔体,该组合体的前侧为供滤清器进入工作腔体的产品置入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滤清器自动涂油机构可以利用针型孔对工作腔体内的滤清器进行涂油作业,并通过回油孔回收滴落的润滑油至注油泵,整个过程可以实现均匀注油,对产品无污染,清洁度高,并可以实现定量化注油。
进一步,涂油组件和回油组件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构成组合体。
进一步,连接件为连接板。
进一步,上半腔体的腔体顶部为与滤清器外形匹配的弧形结构,针型孔沿着该弧形结构布置。
进一步,上半腔体的腔体顶部设置的针型孔为多组,而涂油组件设置有与针型孔组数对应的注油孔,各注油孔对应一组针型孔。
进一步,涂油组件设置有与回油组件配合安装的内凹承台,回油组件设置有与内凹承台配合的外凸台。
进一步,还包括:驱动位于工作腔体的滤清器进行旋转涂油作业的旋转装置。
进一步,下半腔体的入口位置设置有阻拦油料外泄的边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滤清器自动涂油机构主视图;
图2为一种滤清器自动涂油机构立体图;
图3为一种滤清器自动涂油机构中涂油组件主视图;
图4为一种滤清器自动涂油机构中涂油组件立体图;
图5为一种滤清器自动涂油机构中回油组件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滤清器自动涂油机构,参见图1、图2所示,其包括:外壳呈方形的涂油组件1,其设置有上半腔体,该上半腔体的外形与滤清器匹配,以便于滤清器回转涂油作业,例如,半圆形的上半腔体,上半腔体的侧壁设置有多个针型孔8,涂油组件侧壁设置有与针型孔相通的多个注油孔6,该注油孔与注油泵相连,注油泵将润滑油输送至注油孔后,由注油孔输送至针型孔,而后利用针型孔将润滑油喷涂于滤清器。外壳呈方形的回油组件2位于涂油组件的下部,且具有一定的储油功能,该回油组件设置有下半腔体,该下半腔体大体上为方腔,尺寸保证滤清器能够进行回转涂油作业即可,下半腔体的腔体底部设置有回油孔7,回油孔7通过回油管路4而接于注油泵,涂油组件和回油组件组合而成的组合体具有由上半腔体和下半腔体共同组成的滤清器涂油工作腔体,该组合体的前侧为供滤清器3进入工作腔体的产品置入孔,该产品置入孔为圆形孔,产品通过组合体前侧的原形孔放入空腔内。
参见图1,涂油组件和回油组件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构成组合体,例如通过连接板配合螺钉而进行可拆卸安装,在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在组合体的左右侧壁设置有连接板5,而将涂油组件和回油组件进行固定装配,涂油组件1和回油组件2通过两块连接板5组成一个机构。
参见图3和图4所示,上半腔体的腔体顶部为与滤清器外形匹配的弧形结构,针型孔沿着该弧形结构布置,而上半腔体的腔体顶部设置的针型孔为多组,例如图示的6组,每组针型孔为5个,而涂油组件设置有与针型孔组数对应的注油孔,例如涂油组件背侧有六个注油孔,每个注油孔对应一组针型孔,针型孔的尺寸和数量根据涂油量计算之后定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锴士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锴士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62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