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物沉降观测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83524.1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9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湛双庆;张永生;杨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立;湛双庆;张永生;杨海军 |
主分类号: | G01C15/02 | 分类号: | G01C15/02;G01C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1109 | 代理人: | 李想,胡世辉 |
地址: | 465450 河南省信***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物 沉降 观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物沉降观测点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建筑物在施工期间或者使用期间,要对该建筑物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沉降观测,形成观测记录表,依次来对该建筑物的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评估的依据。但是,现有的沉降观测点装置或者为临时装置,或者裸露在供气中,而建筑物的寿命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所以,急需稳定、安全的建筑物沉降观测点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安全的建筑物沉降观测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建筑物沉降观测点装置,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端部设有向内凸出的凸缘,套筒内设有观察杆,观察杆的后端为阻挡部,观察杆整体能在套筒里面轴向移动。套筒的底部与观察杆的阻挡部之间固定压簧。套筒的端部外侧设有安全帽,安全帽的固定部通过销轴与套筒的筒壁连接,固定部的相对侧为锁合部,锁合部与套筒锁合。
安全帽与套筒之间设有密封圈。
观察杆与凸缘间隙配合,阻挡部与套筒间隙配合。
套筒与观察杆之间设有润滑层。
凸缘为环状。
安全帽的材料为塑料。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成体预埋到建筑的墙体内,比较安全,加上设有安全帽,避免了风吹雨淋,相对较安全。同时,其使用简单:安全帽打开,观察杆自动弹出,能进行观测作业;作业完毕,靠安全帽将观察杆挤压复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观察状态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2,一种建筑物沉降观测点装置,包括套筒1,套筒1的端部设有向内凸出的凸缘12,套筒1内设有观察杆2,观察杆2的后端为阻挡部21。观察杆2整体能在套筒1里面轴向移动。
套筒1的底部与观察杆2的阻挡部21之间固定压簧11。
套筒1的端部外侧设有安全帽3,安全帽3的固定部31通过销轴与套筒1的筒壁连接,固定部31的相对侧为锁合部32,锁合部32与套筒1锁合。
为了雨水进入进入套筒内,安全帽3与套筒1之间设有密封圈(密封圈图中没有画出)。
为了减小观察杆2上下晃动引起的误差,观察杆2与凸缘12间隙配合,阻挡部21与套筒1间隙配合。
为了减小套筒1与观察杆2移动的摩擦力,套筒1与观察杆2之间设有润滑层。
为了避免观察杆2冲出套筒,凸缘12为环状。
安全帽的材料为塑料。
其工作原理为:
建筑物施工时,将安全帽裸露在空气中、将套筒整体水平预埋在建筑物的外墙内,使用时如图2,将安全帽3打开,压簧11推动观察杆2的阻挡部21,使观察杆2前端露在套筒1的外侧,用来进行观测作业,同时,凸缘12能拦截观察杆2的阻挡部21,避免观察杆2冲出套筒。
如图1,观测作业完毕,靠安全帽3挤压观察杆2复位,锁合部32与套筒1锁合固定,避免了风吹雨淋。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立;湛双庆;张永生;杨海军,未经陈立;湛双庆;张永生;杨海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35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古琴琴弦安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面竖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