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氧气雾化给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79085.7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4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魏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佰恒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A61M16/00;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54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气 雾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氧气雾化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氧气雾化吸入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悬液,再随呼吸吸入呼吸道,达到治疗的目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高速氧气流通过毛细管口并在管口产生负压,将药液由相邻的管口吸出,所吸出的药液又被毛细管口高速的氧气流撞击成细小的雾滴,成气雾状喷出,随患者呼吸进入呼吸道而达到治疗的作用;氧气雾化给药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悬液,再随呼吸吸入呼吸道,达到治疗的目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高速氧气流通过毛细管口并在管口产生负压,将药液由相邻的管口吸出,所吸出的药液又被毛细管口高速的氧气流撞击成细小的雾滴,成气雾状喷出,随患者呼吸进入呼吸道而达到治疗的作用。然而现有的氧气雾化给药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氧气和药液的供给量不能得到细微控制,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病人的呼吸,会使药液回流,污染整个设备,影响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气雾化给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能微量控制和药液回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氧气雾化给药装置,包括T型管和氧气罐箱,所述氧气罐箱的内部安装有氧气罐,所述氧气罐的上方安装有氧气导管,且氧气导管上安装有电磁微控阀,所述氧气导管的一侧通过连接套安装有第一软管,所述T型管安装在第一软管的另一侧,所述T型管的下方安装有药液瓶,且药液瓶的内部安装有给药导管,所述给药导管的上方安装有负压泵,所述负压泵的一侧安装有仿生机械瓣膜,所述T型管的一侧通过第二软管安装有浓度传感器,所述浓度传感器的一侧安装有给药面罩,所述第二软管的下方安装有雾化器。
优选的,所述氧气罐箱的一侧安装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仿生机械瓣膜共设置有三组。
优选的,所述氧气罐箱为长方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给药面罩的一侧设置有排气口。
优选的,所述药液瓶上设置有刻度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氧气雾化给药装置,安装有浓度传感器,可以感应检测氧气和药液的比例,然后通过电磁微控阀来控制氧气的供给量,从而达到微量控制的目的,安装的负压泵在氧气传输的过程中可以加速气流,形成负压,然后将药液吸入T型管,三个仿生机械瓣膜可以控制药业和氧气单向输送,避免回流,提高治疗效,通过设置设置有刻度线,便于掌握用药的容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供药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药液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氧气罐;2-电磁微控阀;3-氧气导管;4-连接套;5-第一软管;6-负压泵;7-给药导管;8-T型管;9-仿生机械瓣膜;10-浓度传感器;11-给药面罩;12-排气口;13-雾化器;14-第二软管;15-药液瓶;16-把手;17-氧气罐箱;18-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氧气雾化给药装置,包括T型管8和氧气罐箱17,氧气罐箱17的内部安装有氧气罐1,氧气罐1的上方安装有氧气导管3,且氧气导管3上安装有电磁微控阀2,氧气导管3的一侧通过连接套4安装有第一软管5,T型管8安装在第一软管5的另一侧,T型管8的下方安装有药液瓶15,且药液瓶15的内部安装有给药导管7,给药导管7的上方安装有负压泵6,负压泵6的一侧安装有仿生机械瓣膜9,T型管8的一侧通过第二软管14安装有浓度传感器10,浓度传感器10可以检测氧气和药液的比例,反馈给电磁微控阀2,进行微量控制,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浓度传感器10的一侧安装有给药面罩11,第二软管14的下方安装有雾化器13,氧气在负压泵6处将药液吸上来,在雾化器13的作用下被雾化处理,然后被吸入给药面罩11内,氧气罐箱17的一侧安装有把手16,仿生机械瓣膜9共设置有三组,氧气罐箱17为长方体结构,给药面罩11的一侧设置有排气口12,药液瓶15上设置有刻度线18,便于掌握用药的容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佰恒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佰恒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90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逆变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淬火炉的电磁翻转密封支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