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支腿锁紧液压系统、锚泊车及工程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78606.7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9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周雄;郑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00 | 分类号: | F15B11/00;F15B1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腿锁紧 液压 系统 锚泊 工程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腿液压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支腿锁紧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车载式系留气球系统目前在应急通信、城市管理、森林防火等方面应用日趋广泛。锚泊车是一种用于车载式系留气球升空、滞空、回收和锚泊作业的装备。锚泊车在作业时,为了保证稳定性,先通过展开油缸驱动支腿臂展开,然后通过设置在支腿臂末端的支撑油缸将整车撑离地面,使整车重心落在支腿安全跨距范围内,防止倾翻。在支腿展开形成支撑后,油缸的锁紧至关重要。目前锚泊车的支腿油缸锁紧方式为使用双向液压锁锁紧回路,如图1所示,在油缸3’的有杆腔的进回油路上设置第一液控单向阀1’,在无杆腔的进回油路上设置第二液控单向阀2’,第一液控单向阀1’的控制口与无杆腔的进回油路连接,第二液控单向阀2’的控制口与有杆腔的进回油路连接,通过两个液控单向阀实现双向液压锁的功能,避免油缸出现意外伸缩。但是,当油缸的速比(无杆腔截面积与有杆腔有效截面积之比)比较大时,若双向液压锁因故障无法及时开启,油缸无杆腔憋压会造成油缸有杆腔压力成比例迅速增大,高压会破坏油缸的密封和结构。
现有的带有支腿的工程机械如混凝土泵车、起重机、车载式混凝土泵等的支腿液压系统,也存在上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在实现液压锁紧功能的同时可防止有杆腔压力过高的支腿锁紧液压系统和。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支腿锁紧液压系统,包括支腿油缸、换向阀、压力油源、油箱,所述支腿油缸无杆腔油口、有杆腔油口分别与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第二工作油口连接,所述换向阀的压力口、回油口分别与压力油源、油箱连接,所述无杆腔油口和第一工作油口之间设置有液控单向阀,所述液控单向阀的出口、入口分别与无杆腔油口、第一工作油口连通,液控单向阀的控制口与第二工作油口连通;所述有杆腔油口与第二工作油口之间设置有平衡阀,所述平衡阀的负载压力口、回油口分别与有杆腔油口、第二工作油口连通,平衡阀的控制口与第一工作油口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腿油缸为支腿支撑油缸。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腿油缸为支腿展开油缸。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支腿锁紧液压系统,包括支腿油缸、换向阀、压力油源、油箱,所述支腿油缸无杆腔油口、有杆腔油口分别与换向阀的第一工作油口、第二工作油口连接,所述换向阀的压力口、回油口分别与压力油源、油箱连接,所述无杆腔油口和第一工作油口之间设置有液控单向阀,所述液控单向阀的出口、入口分别与无杆腔油口、第一工作油口连通,液控单向阀的控制口与第二工作油口连通;所述有杆腔油口与第二工作油口之间设置有平衡阀,所述平衡阀的负载压力口、回油口分别与有杆腔油口、第二工作油口连通,平衡阀的控制口与第一工作油口连通。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支腿油缸双向液压锁紧作用,并且,当支腿油缸无法展开时,支腿油缸无杆腔憋压,此时支腿油缸有杆腔压力成比例增加,当压力达到平衡阀设的压力值时,平衡阀开启,支腿油缸有杆腔压力不再增大,起到高压安全保护作用。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锚泊车,包括底盘和通过回转支撑可转动地设置在底盘后部的回转平台,在回转平台上设置有系留塔、水平支臂和缆绳收放系统,所述底盘上设置有支腿和驱动支腿的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为如上所述的支腿锁紧液压系统。
由于锚泊车上具有上述支腿锁紧液压系统,其应当具有与支腿锁紧液压系统相同的有益效果,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再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在工程机械本体上设置有支腿和驱动支腿的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为如上所述的支腿锁紧液压系统。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工程机械为混凝土泵车或起重机或车载式混凝土泵。
由于工程机械上具有上述支腿锁紧液压系统,其应当具有与支腿锁紧液压系统相同的有益效果,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支腿锁紧液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支腿锁紧液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86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