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换层模板支撑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77793.7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8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同波;连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48 | 分类号: | E04G11/48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换 模板 支撑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支撑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换层模板支撑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应用日益广泛,在上下建筑空间布局发生变化时,通常需设转换层,而转换层的模板支撑架系统是转换层的施工关键,它直接影响结构安全、工程质量、施工速度和施工成本,经估算,若采用常规模版支撑架结构,考下层承受如此大的施工载荷,势必会影响下层的楼面结构及质量,梁式转换层便是其中一种形式,梁式转换层荷载大,且载荷受力分布不均匀,因此在确保结构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选择合理的模板支撑架结构以加快施工速度、降低成本,是梁式转换层施工的关键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换层模板支撑架结构,其施工方便、可操作性强并能保证结构工程质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实现的:一种转换层模板支撑架结构,包括立杆、水平杆、可调节丝杠、剪刀撑和木垫板,所述立杆上设有钢垫板,钢垫板设置在立杆顶部或底部,所述可调节丝杠设置在立杆的顶部或底部,且可调节丝杠与钢垫板不能同时位于立杆的顶部或底部,立杆与水平杆之间通过钢管扣件连接,剪刀撑通过钢管扣件连接在水平杆上,所述每一列立杆的最顶端和最底端分别铺设木垫板。
进一步的,所述立杆采用钢管,布置方式为单立杆或双立杆布置,当立杆高≤20m时立杆的垂直度允许偏差最大不超过30mm,立杆高20~39m时立杆垂直度允许偏差最大不超过48mm,相邻两根立杆之间的间距不小于500mm。
进一步的,所述剪刀撑采用钢管,剪刀撑与水平地面夹角为45°~60°,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为7根,剪刀撑用直角扣件与水平杆连接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最上端的水平杆到上端楼板或转换梁的距离不超过300mm;最底端的水平杆到立杆底端的距离不超过200mm,相邻两根水平杆之间的间距不大于2m。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转换层模板支撑架结构,将转换层自身结构荷载和施工荷载传递到下层楼板结构上,同时对转换层以下的部分楼层结构进行支撑加固,使之能承受上部传来的较大荷载,其支撑架结构具有施工安全、简便、经济、并能保证结构工程质量的特点,可操作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立杆顶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立杆底端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立杆,2、水平杆,3、可调节丝杠,4、剪刀撑,5、木垫板,6、钢垫板,7、楼板,8、转换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由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转换层模板支撑架结构,包括立杆1、水平杆2、可调节丝杠3、剪刀撑4和木垫板5,所述立杆上设有钢垫板6,钢垫板设置在立杆顶部或底部,所述可调节丝杠设置在立杆的顶部或底部,且可调节丝杠与钢垫板不能同时位于立杆的顶部或底部,可调节丝杠位于立杆底部是为了便于施工中进行调节,立杆与水平杆之间通过钢管扣件连接,剪刀撑通过钢管扣件连接在水平杆上,所述每一列立杆底端铺设木垫板。设立钢垫板以及木垫板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单根立杆对下层楼板的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立杆采用钢管,布置方式为单立杆或双立杆布置,考虑到立杆所受载荷、以及立杆的材料和立杆间距大小对施工作业的影响,如立杆纵向间距过小,可采用双立杆布置的方法,使立杆的净间距大于500mm;当立杆高≤20m时立杆的垂直度允许偏差最大不超过30mm,立杆高20~39m时立杆垂直度允许偏差最大不超过48mm,相邻两根立杆之间的间距不小于500mm。
进一步的,所述剪刀撑采用钢管,剪刀撑与水平地面夹角为45°~60°,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为7根,剪刀撑用直角扣件与水平杆连接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最上端的水平杆到上端楼板7或转换梁8的距离不超过300mm;最底端的水平杆到立杆底端的距离不超过200mm,相邻两根水平杆之间的间距不大于2m。
此外转换梁下方对应的立杆布置要比楼板下方的立杆布置更密,才能更好的传递载荷,保证施工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建集团股份公司,未经青建集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77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