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青少年近视防控智能降度治疗镜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75228.7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3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振宇 |
主分类号: | G02C7/06 | 分类号: | G02C7/06;G02C7/14;G02C7/16;G02C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14 | 代理人: | 安娜 |
地址: | 115003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青少年 近视 智能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眼睛的近视防控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青少年近视防控智能降度治疗镜。
背景技术
如今,青少年学习压力大,对着书本的时间较长,使得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并联繁重学习任务的青少年学生,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产生近视的主要原因,患近视后,在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中都需要无时无刻戴上近视镜,给学习、工作及生活带来不便。但是,在此年龄段的青少年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假性近视,通过治疗可以恢复视力,可以防止由假性近视转变成真性近视。
现有技术中的近视眼镜只具有一个凹透镜,为了缓解长时间近距离的看书写字,虽已有人研究设计出镜片为复合结构的近视眼镜,但是仍有以下不足之处,比如学生每天上课、学习都要用眼,单纯多焦或双焦只能部分解决看近调节力,不能解决集合问题;现有复合镜,看黑板时需要把外片摘下来,写字看书再戴上,每天抬头看黑板、低头看书写字需转换无数次,学生根本无法操作,眼镜的功能根本起不到作用,没有实用性,而且单纯的多焦或双焦三棱镜无法控制学生用眼区域,看近时低头采用上片同样没有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青少年近视防控智能降度治疗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对青少年的近视眼提供一定的预防及治疗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青少年近视防控智能降度治疗镜,包括镜腿、眼镜框和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包括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所述第一镜片内嵌于所述眼镜框内,且所述眼镜框凸出于所述第一镜片的外侧设有插槽,所述第二镜片的上端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可沿所述插槽内滑动;所述第一镜片为双焦镜片,其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的近视度数小于第一区域的近视度数,或所述第二区域的远视度数小于第一区域的远视度数;所述第二镜片包括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其中,所述第三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相对,所述第四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相对,所述第三区域为PVC遮光片,所述第四区域为棱镜。
平日里使用时,可将第二镜片拆下,直接佩戴具有第一镜片的眼镜,该第一镜片为双焦镜片,有假性近视的使用者可选用第一区域具有根据使用者的情况配置的近视度数以便其看清物体,而第二区域的近视度数则相应的小于第一区域的度数,不会影响使用者看书或写字,同时,可保护使用者的视力避免其度数进一步增长。或者使用者的眼睛正常,并未有近视时,第一区域的度数可以为0度,第二区域可以是远视镜,使用者通过第一区域并不影响其视力,通过第二区域看书或写字有助于使用者预防近视。当将第二镜片安装于该眼镜框上后,在第三区域与第一区域共同作用下,可促进使用者眼底微循环,调动眼球扫视运动,提高眼球自我修复作用,增强眼镜的抗疲劳能力,有助于进一步降低使用者的近视度数。而在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共同作用下,可缓解使用者在近距离看书或写字的过程中导致的眼肌紧张的情况,可有效帮助使用者避免其近视度数进一步增长或预防近视。
该第二镜片于眼镜框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当需要将该第二镜片装上时,可将第二镜片通过设置在其上面的滑块插入眼镜框的插槽内,当不使用时,可将第二镜片沿的滑块沿插槽内滑出即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另外。
优选地,所述第四区域朝向所述第一镜片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镜片相适配,远离所述第一镜片的一侧呈圆弧面。
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二镜片之间设有连接桥。
优选地,所述连接桥可折叠。
优选地,所述第二区域的度数与所述第一区域的度数相差150-200度。
优选地,所述第三区域还设有若干个通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青少年近视防控智能降度治疗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100 镜腿
200 眼镜框
300 镜片
310 第一镜片
311 第一区域
312 第二区域
320 第二镜片
321 第三区域
3211 通孔
322 第四区域
323 连接桥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振宇,未经李振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52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维护配网自动化柜
- 下一篇:一种户外防雨散热电力通信网络设备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