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偏光膜移载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73390.5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8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黎秋生;刘亮亮;张国翠;黄姿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之奇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34 | 分类号: | B65G47/3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偏光 膜移载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偏光膜移载收集装置,属于偏光膜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偏光膜生产过程中,在对偏光膜进行裁切后往往通过移载台移走,再通过人力收集,而边料不裁断自由落进垃圾框,达到产品与边料分离收集效果,这一收集方式步骤复杂,机器、人力双投入,成本高效益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偏光膜移载收集装置,可以实现偏光膜的自动移载收集,节省人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偏光膜移载收集装置,包括与成品载台相接的接片车,所述接片车上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一端与成品载台相接,另一端设置为与传送带传送方向呈-45°~+45°夹角的斜边,所述斜边与偏光膜的切割线相平行,所述斜边下方设置有成品收集框。
所述成品载台与接片车的相接处留有0.5-1.5cm的缝隙,所述缝隙两端的下方设置有垃圾筐。
所述接片车上与成品载台相接端的两侧安装有吹气管,所述吹气管的吹气方向朝向缝隙处。
所述斜边上设置有计数装置。
所述吹气管与风机相连。
所述传送带由电机驱动,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传送带末端设置为与传送方向呈-45°~+45°夹角的斜边,且斜边与偏光膜的切割线相平行,因此切割后的偏光膜片在到达斜边处后,即可按照切割线整齐地落入成品收集框中,实现了自动收集整理。
进一步地,切割后两侧的边料在由成品载台向接片车移动的过程中,移动至缝隙处时,由缝隙掉入垃圾筐中,实现边料的分离和收集;
更进一步地,吹气管可将边料更准确地吹入缝隙中,提高边料分离的效率。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偏光膜移载收集装置,可以实现切割后偏光膜片的产品整齐收集和分离,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偏光膜移载收集装置,包括与成品载台3相接的接片车1,所述接片车1上设置有传送带2,所述传送带2的一端与成品载台3相接,另一端设置为与传送带2传送方向呈45°夹角的斜边,所述斜边与偏光膜的切割线相平行,所述斜边下方设置有成品收集框。
由于偏光膜按照与传送方向呈45°夹角的斜线,切割成若干大小相同的片状,而传送带2末端同样设置为与传送方向呈45°夹角的斜边,因此切割后的偏光膜片在到达斜边处后,即可按照切割线整齐地落入成品收集框中,实现了自动收集整理。
所述成品载台3与接片车1的相接处留有1.5cm的缝隙4,所述缝隙4两端的下方设置有垃圾筐。所述接片车1上与成品载台3相接端的两侧安装有吹气管5,所述吹气管5的吹气方向朝向缝隙4处。
切割后两侧的边料在由成品载台3向接片车1移动的过程中,移动至缝隙4处时,由缝隙4掉入垃圾筐中,实现边料的分离和收集;吹气管5可将边料更准确地吹入缝隙4中,提高边料分离的效率。
所述斜边上设置有计数装置,可实现对偏光膜片的计数,便于进行成品统计管理。
所述吹气管5与风机相连。
所述传送带2由电机驱动,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相连。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之奇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之奇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33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