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笔的后盖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73276.2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6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傅宇航;任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小蜜蜂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209 | 分类号: | B29C64/209;B29C64/20;B29C64/118;B33Y30/00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2 | 代理人: | 孙艾明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3D打印笔的后盖。
背景技术
现有的3D打印笔基本上都是从后盖将线材通过开设在后盖上的孔洞放入到3D打印笔内,并通过内部丝杆、电机和进丝机构带动引到笔头,并通过加热头部线材并融化后挤出笔头,通过手动模拟3D打印过程实现物品或艺术创作的无电脑化实现,比传统3D打印机更加易用于艺术创作或物品原型制作,现有的3D打印笔散热效果不佳,并且线材的输送不流畅,导致经常出现工作过程中线材停滞等问题,从而影响最后的打印效果,当然,散热不好,本身3D打印笔的损伤也会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且可提升3D打印效果的3D打印笔的3D打印笔的后盖。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3D打印笔的后盖,包括整体呈向前凹陷状的弧形主板,所述弧形主板的中上方的位置开设有前后贯通的线材进入孔,所述弧形主板右下方部位开设有定位安装孔,所述弧形主板的位于所述定位安装孔的左侧开设有若干左右并排的散热孔队列,每个散热孔队列具有若干散热孔且同一队列上的散热孔排列形成向左拱起的弧形线条状队列。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定位安装孔和线材进入孔均为圆形孔且定位安装孔的孔径大于线材进入孔的孔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弧形主板的前表面位于所有散热孔队列形成散热孔区域的外围一体成型有若干间隔排列的加强隔板。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弧形主板位于线材进入孔和所述散热孔区域之间设有一将所述线材进入孔和所述散热孔区域隔开的所述加强隔板且该所述加强隔板呈向下弧形拱起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使得3D打印笔整体的散热效果加强,气流流通更加优化,线材的输送更加流畅,减少了意外的发生率,对打印笔本身的损伤较少,可以更好地提升打印出来的产品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弧形主板,11、线材进入孔,4、定位安装孔,5、加强隔板,44、散热孔队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3D打印笔的后盖,包括整体呈向前凹陷状的弧形主板1,所述弧形主板1的中上方的位置开设有前后贯通的线材进入孔11,所述弧形主板1右下方部位开设有定位安装孔4,所述弧形主板1的位于所述定位安装孔4的左侧开设有若干左右并排的散热孔队列44,每个散热孔队列44具有若干散热孔且同一队列上的散热孔排列形成向左拱起的弧形线条状队列。线材进入孔11用于PLA /ABS/HIPS/PCL 等线材的输送,使线材能够顺畅前后运动并输送至笔头,定位安装孔4用于与3D打印笔的主体进行安装定位,并优化结构,优化受力分布。
定位安装孔4和线材进入孔11均为圆形孔且定位安装孔4的孔径大于线材进入孔11的孔径。所述弧形主板1的前表面位于所有散热孔队列44形成散热孔区域的外围一体成型有若干间隔排列的加强隔板5。所述弧形主板1位于线材进入孔11和所述散热孔区域之间设有一将所述线材进入孔11和所述散热孔区域隔开的所述加强隔板5且该所述加强隔板5呈向下弧形拱起状。优化气流、提升散热效果,同时,还能减少对线材输送等的干扰,线材输送的流畅性,以提升打印效果。上述一体成型的方式可以采用现有的高分子材料通过模具直接一体成型的工艺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小蜜蜂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州小蜜蜂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32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