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熔断器座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72145.2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0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于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库珀(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85/20 | 分类号: | H01H8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武***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熔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元器件领域,特别是一种熔断器座。
背景技术
熔断器的在电路短路时,通过过热熔断机理对电路中的元器件进行保护,而熔断器做是用来固定熔断器,并使其接入电路的电路元器件,熔断电路座的为熔断器设置了一个腔体,并在腔体内通过导体通过熔断器座前端与电路电连接。
由于熔断器、熔断器座、电连接的规格不同,现有熔断器座前端的输入级接头均设计为可以前后滑动的结构,并通过弹簧实现其伸缩复位,但弹簧为导体,且现有结构的熔断器座中,该弹簧是与输入级接头接触的,存在安全隐患,还会轻微的影响熔断器座的灵敏度,出现误判情况。
现有熔断器座的输入级接头由于可以前后滑动,在其收回时,会对电路导线造成一个向后拉的应力,导线需要穿过其前端的固定孔,然后多次缠绕以实现与输入级接头的固定,长时间使用会使电路导线出现松脱、断裂,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熔断器座。具体设计方案为:
一种熔断器座,包括连接壳,所述连接壳的后端安装有螺帽,所述连接壳的前端设有输入级接头、输出级接头,所述输入级接头上套有固定环、滑动环、紧固环、连接弹簧,所述固定环、滑动环、紧固环、连接弹簧与输入级接头之间设有滑筒。
所述连接壳为外侧设有螺纹的环形柱状结构,所述连接壳与所述螺帽螺纹连接,所述滑筒为轴向截面呈“T”形结构的圆柱形结构,所述滑筒的后端嵌入所述连接壳内。
所述连接壳上套有支架连接垫片、支架连接螺母,所述支架连接垫片、支架连接螺母均与所述连接壳螺纹连接,所述支架连接垫片位于所述支架连接螺母的后侧。
所述固定环与所述滑动环之间通过连接弹簧连接,所述连接弹簧压簧,所述紧固环套于所述滑筒的外侧并与所述滑筒滑动连接。
所述紧固环的后端与所述滑动环轴承连接,所述紧固环的前端内侧设有螺纹,所述输入级接头的前端为片状结构,所述输入级接头前端片状结构的外侧设有螺纹,所述紧固环内侧的螺纹与所述片状结构外侧的螺纹连接,所述片状结构的内侧设有长圆形结果的输入线连接孔。
所述输出级接头的后侧设有套筒,所述输出级接头与所述套筒为一次铸造成型的整体结构,所述套筒的后侧设有基座。
所述紧固环的前端内侧的轴向截面呈“C”形的楔槽结构,所述输入级接头的前端水平截面呈扇形楔形结构,所述输入级接头前端的扇形楔形结构嵌入所述紧固环前端的“C”形楔槽结构并契合连接。
所述基座前侧、套筒内侧、输入级接头的后侧形成熔断器腔,所述基座从后向前嵌入所述套筒内,所述基座上套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的前端与所述连接壳、套筒接触,所述限位片的后侧与所述螺帽相接触。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熔断器座,其有益效果是:
通过结构设计改进,在保证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将弹簧与输入级接头隔离,避免安全隐患,通过斜槽和长圆形固定孔的结构设计方便导线与输入级接头的固定,安装便捷,固定后可以有效防止滑脱或断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熔断器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熔断器座的内部结果示意图;
图中,1、连接壳;2、螺帽;3、输入级接头;4、输出级接头;5、固定环;6、滑动环;7、紧固环;8、连接弹簧;9、滑筒;10、支架连接垫片;11、支架连接螺母;12、输入线连接孔;13、套筒;14、基座;15、限位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熔断器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熔断器座的内部结果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一种熔断器座,包括连接壳1,所述连接壳1的后端安装有螺帽2,所述连接壳1的前端设有输入级接头3、输出级接头4,所述输入级接头3上套有固定环5、滑动环6、紧固环7、连接弹簧8,所述固定环5、滑动环6、紧固环7、连接弹簧8与输入级接头3之间设有滑筒9。
所述连接壳1为外侧设有螺纹的环形柱状结构,所述连接壳1与所述螺帽2螺纹连接,所述滑筒9为轴向截面呈“T”形结构的圆柱形结构,所述滑筒9的后端嵌入所述连接壳1内。
所述连接壳1上套有支架连接垫片10、支架连接螺母11,所述支架连接垫片10、支架连接螺母11均与所述连接壳1螺纹连接,所述支架连接垫片10位于所述支架连接螺母11的后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库珀(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库珀(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21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