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应用于海水中痕量铵氮分析的便携式荧光检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71859.1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2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朱勇;陈建芳;袁东星;苏海涛;许金;施晓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06 | 代理人: | 郭关夫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海水 痕量 分析 便携式 荧光 检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应用海洋设备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应用于海水中痕量铵氮分析的便携式荧光检测器。
背景技术
荧光检测器作为荧光光度法的核心硬件,灵敏度及性能参数直接影响测定方法的性能。目前,研究者使用的铵氮荧光检测器通常是体积较大的商品仪器。如Amornthammarong等[1,2]使用F1080(日本Hitachi公司)和L-2485荧光检测器(日本Hitachi公司);Waich等[3]使用LS-50B荧光检测器(美国PerkinElmer公司);Huang等[4]使用L-7480(日本Hitachi公司)荧光检测器;Frank等[5]使用F1000(日本Hitachi公司)荧光检测器。大部分检测器是高效液相色谱(HPLC,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中配用的荧光检测器,体积较大,价格昂贵,且因荧光流通池较小,池压较大。
当前分析仪器在经典的光学、化学和电子学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模块化、小型化、专用化,是当前分析仪器的主要设计思路[6]。仪器的模块化是将仪器中功能相同或相关的硬件单元归类,设计成各种模块[7]。小型化和轻量化则是尽可能减少仪器对实验室空间的占用,或更加便携,利于使用者操作。专用化指的是去除普通仪器的其他功能,使用较为简单的部件取代多功能的复杂结构,如在分光光度计中使用滤光片代替棱镜或光栅。模块化、小型化、专用化不仅减小仪器体积,而且增强抗震性,更加适应在环境现场中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海水样品在运输、保存过程中引入污染,铵氮通常需要在现场或原位测定,须使用小型化、稳定性好的便携式荧光检测器。本实用新型研究运用模块化、小型化、专用化、智能化的设计理念,研制一种可应用于海水中痕量铵氮分析的便携式荧光检测器,并考察检测器的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应用于痕量铵氮分析的便携式荧光检测器,包括电源、恒流电路、恒压电路、光源、第一单色器、第二单色器、荧光流通池(2)、光电倍增管(PMT)(3)和检测安装装置(1);
电源通过恒流电路与光源连接,电源通过恒压电路与光电倍增管(PMT)(2)连接,所述检测安装装置(1)包括安装壳体(11)和壳盖(12),在安装壳体(11)的一侧面上设有用于嵌置荧光流通池(2)的槽沟Ⅰ以及用于嵌置第一单色器(141)的槽口Ⅰ、用于嵌置第二单色器(142)的槽口Ⅱ;
在壳盖(12)一侧面上设有用于嵌置荧光流通池(2)的槽沟Ⅱ(15)以及用于嵌置第一单色器(141)的槽孔Ⅰ(171)、用于嵌置第二单色器(142)的槽孔Ⅱ(172);
在将安装壳体(11)和壳盖(12)夹紧使得荧光流通池(2)紧密地嵌置在槽沟Ⅰ和槽沟Ⅱ(15)内、第一单色器(141)嵌置在槽口Ⅰ和槽孔Ⅰ(171)内、第二单色器(142)嵌置在槽口Ⅱ和槽孔Ⅱ(172);
荧光流通池(2)包括进水管路(21)、出水管路(22)、流通池腔体、两个激发光窗口和一个发射光窗口,进水管路(21)和出水管路(22)是由荧光流通池(2)的顶端进入并与流通池腔体相连通,其中:流通池腔体呈黑色状,两个激发光窗口和一个发射光窗口均呈白色透明状;
在安装壳体(11)内设有两个激发光通道和一个发射光通道,槽口Ⅰ和槽口Ⅱ分别与对应的激发光通道相互连通,安装在两个激发光通道外端的光源(131)发出的光分别经过第一单色器(141)、第二单色器(142)并沿着各自激发光通道、激发光窗口照射进入荧光流通池(2)的流通池腔体内,并使其产生荧光信号;
光电倍增管(PMT)经过第二单色器沿着发射光通道、发射光窗口能够接收流通池腔体内的荧光信号。
作为优选:两个激发光窗口和一个发射光窗口分别开设在荧光流通池(2)的不同侧面上,所述荧光流通池(2)呈四棱柱体状,两个激发窗口分别位于荧光流通池(2)两个相对侧面上,光源发出的光经过第一单色器并沿着激发光通道、对准荧光流通池(2)上的激发光窗口进入流通池腔体内;光电倍增管(PMT)经过第二单色器沿着发射光通道、对准发射光窗口接收流通池腔体内的荧光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未经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18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综合性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光伏发电预测系统的预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