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一体化输出DC390V400W功率因数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71448.2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3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于合颖;高海燕;刘建华;武宪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长峰朝阳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1/42 | 分类号: | H02M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8 | 代理人: | 侯蔚寰 |
地址: | 122099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一体化 输出 dc390v400w 功率因数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一体化输出DC390V400W功率因数模块。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为达到军标使用环境温度,功率因数校正模块已进口模块的使用居多(如图1),交流输入经过模块M1,M1外接限浪涌电阻和大容量的滤波电容最终输出高压直流给后极的高压DC/DC模块供电,模块及外接器件所占空间较大,而且成本较高。针对此种情况,研发一种小体积、大功率的功率因数模块,代替之前的进口功率因数校正模块,将成为未来电源领域发展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集成一体化输出DC390V400W功率因数模块,具有占用空间小、成本低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集成一体化输出DC390V400W功率因数模块,包括交流电输入接口、直流电源输出接口、可变电阻RT1、功率因数模块MT、二极管D7~D10、电容C,所述二极管D7和D10串联,所述二极管D8和D9串联,所述可变电阻RT1、的一端与交流电输入接口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8的一端与交流电输入接口连接,所述功率因数模块MT设有两个输入引脚和两个输出引脚,并分别与二极管D7负极、二极管D9正极、直流电源输出接口连接,所述电容C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输出引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功率因数模块MT采用8引脚SOP封装形式的主控功率芯片FAN7930C,所述主控功率芯片FAN7930C包括电阻R1~21、电容C1~C9、二极管D1~D6、开关控制芯片U1、变压器T1,所述开关控制芯片U1设有8个引脚。
优选的,所述模块的长为58毫米、宽为37毫米、19毫米。
优选的,所述模块为一体化设计。
优选的,所述功率因数模块MT采用临界导通模式的功率因数控制芯片。
优选的,所述模块采用铝基板平面散热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体积为58mm×37mm×19mm,满足小型化、模块化趋势,外加很少的外围器件就可以满足电磁兼容的要求,使电源的整体体积更小,结构排布更灵活;铝基板平面散热方式,自然散热效果更好,方便的安装方式使模块使用更为实用方便;电源模块成本较低,降低了电源系统的整个成本,替代进口模块。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进口模块PFC外接器件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功率因数模块MT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2至3所示,一种集成一体化输出DC390V400W功率因数模块,包括交流电输入接口、直流电源输出接口、可变电阻RT1、功率因数模块MT、二极管D7~D10、电容C,二极管D7和D10串联,二极管D8和D9串联,可变电阻RT1、的一端与交流电输入接口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8的一端与交流电输入接口连接,功率因数模块MT设有两个输入引脚和两个输出引脚,并分别与二极管D7负极、二极管D9正极、直流电源输出接口连接,电容C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输出引脚连接。
其中,功率因数模块MT采用8引脚SOP封装形式的主控功率芯片FAN7930C,主控功率芯片FAN7930C包括电阻R1~21、电容C1~C9、二极管D1~D6、开关控制芯片U1、变压器T1,开关控制芯片U1设有8个引脚。
其中,模块的长为58毫米、宽为37毫米、19毫米。
其中,模块为一体化设计。
其中,功率因数模块MT采用临界导通模式的功率因数控制芯片。
其中,模块采用铝基板平面散热方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长峰朝阳电源有限公司,未经航天长峰朝阳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714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级隔离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 下一篇:微型泵低功耗驱动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