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爆型激光气体分析仪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9963.7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0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俞大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爆 激光 气体 分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分析,特别涉及防爆型激光气体分析仪。
背景技术
对于工业场合使用的分析仪表,通常都要求满足防爆、防腐设计。对于分析仪器的输入输出接口,设计尤其复杂,需要满足防爆设计所要求的密封与隔绝。通常输入输出的接口都采用防爆的电缆线,在仪表上的接口则为电缆接头。在实际使用中,除了装配复杂外,还存在以下问题:
1.在更换或者拆卸电缆线时拆卸复杂:需要打开分析仪器的防爆表壳,从内部将电缆接头拆卸,并将电缆从线孔退出,在这个过程中还经常需要逐根拆卸电缆中的线芯,过程复杂,而且经常会出错,故障率也较高。
2.线缆连接的可靠性低。接头密封会老化,引起密封性能劣化。
3.在开放空间应用的情况下,也有分析仪表的发射和接收单元之间的通讯采用wifi或者蓝牙技术,但是如果发射接收端之间有管道或者炉壁的阻挡,采用wifi或蓝牙技术的可靠性就会影响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防爆型激光气体分析仪。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爆型激光气体分析仪,所述防爆型激光气体分析仪包括发射单元、接收单元:所述防爆型激光气体分析仪进一步包括:
第一转换模块,所述第一转换模块设置在所述发射单元内,将电信号转换为非电信号;
第二转换模块,所述第二转换模块设置在所述接收单元内,将所述非电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传输介质,所述传输介质为无源材料,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换模块、第二转换模块耦合,将所述第一转换模块输出的非电信号传输到所述第二转换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间通过光纤等无源材料连接,无需打开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拆卸简单、方便;
2.光纤等传输介质固定在发射单元、接收单元的外壁上即可,无需固定在发射单元、接收单元的内部,无需使用电线、电缆,光纤等传输介质可靠性、稳定性好;
3.利用光纤等传输介质绕开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间存在的遮挡物,不受阻挡物的影响。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防爆型激光气体分析仪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以下说明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方式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和再现本实用新型。为了教导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已简化或省略了一些常规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源自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型或替换将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下述特征能够以各种方式组合以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变型。由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述可选实施方式,而仅由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实施例1:
图1示意性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爆型激光气体分析仪的结构简图,如图1所示,所述防爆型激光气体分析仪包括:
发射单元,所述发射单元内设置光源、驱动模块等用电器件,采用防爆措施;
第一光学窗口21,所述第一光学窗口设置在所述发射单元的壳体的壁上;
第一转换模块,所述第一转换模块设置在所述发射单元内,将发射单元需要输出的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光信号穿过所述第一光学窗口后被传输介质接收;
传输介质61,如光纤,两端分别固定在发射单元、接收单元的壳体外壁上,分别与所述第一转换模块、第二转换模块耦合,将所述第一转换模块输出的光信号传输到所述第二转换模块;
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内设置光电探测器等器件,并采取防爆措施;
第二光学窗口22,所述第二光学窗口设置在所述接收单元的壳体的壁上,所述传输介质输出的光信号穿过所述第二光学窗口后被第二转换模块接收;
第二转换模块,所述第二转换模块设置在所述接收单元内,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爆型激光气体分析仪,所述防爆型激光气体分析仪包括:
发射单元,所述发射单元内设置光源、驱动模块等用电器件,采用防爆措施;
第一转换模块,所述第一转换模块设置在所述发射单元内,将发射单元需要输出的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经编码后的声信号引起发射单元的壳体的壁振动,该振动通过传输介质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99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手指多层电路板
- 下一篇:一种硬币分拣装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