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曲细精管分离精子的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8334.2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5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柳立军;王晶;马鹏程;张爱萍;蒲瑞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62100 | 代理人: | 周春雷 |
地址: | 730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曲细精管 分离 精子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辅助生育配套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曲细精管分离精子的工具。
背景技术
睾丸穿刺和显微取精是针对男性不育患者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也是男性不育患者获得有遗传背景后代的唯一方法,从睾丸中穿刺获得曲精细管和通过显微取精获得的曲细精管,都需要进行曲细精管剥离操作,并在组织中寻找是否有精子存在,从而为患者提供诊断和治疗。
目前,在男科和生殖中心,通常使用注射器的针头对曲细精管进行剥离操作,利用针头将曲细精管划破,再通过针头将曲细精管内的组织从曲细精管内分离出来,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将曲细精管剥离,但其存在两个缺点,其一是曲细精管的剥离操作不够细致,有些曲细精管没有完全被剥离,组织任然存在在曲细精管内,不能完全得到曲细精管内的组织,有可能导致有些精子无法被发现,从而影响医生的诊断与患者治疗;其二是在使用针头划破曲细精管时,培养皿的表面也被划出很多痕迹,许多剥离后的组织任然会残留在培养皿中,不利于精子的获取,而且医生利用针头进行曲细精管精子分离时,时常会轧到手指,造成医生手部受伤,目前并没有一种专门针对曲细精管分离精子专用的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曲细精管分离精子的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针头进行曲细精管组织剥离不够细致,曲细精管没有完全被剥离,影响医生的诊断和患者治疗,培养皿划痕较多,导致组织残留,针头扎伤医生手指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曲细精管分离精子的工具,包括活动连接的固定手柄1和分离手柄2,固定手柄1和分离手柄2上均设有限位槽3,固定手柄1和分离手柄2的限位槽3通过销轴4活动连接,固定手柄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分离手柄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分离板6。
优选的,限位槽3设有与销轴4相适配的凹槽7。
优选的,固定块5的形状为球形。
优选的,分离板6的形状为椭圆形。
优选的,分离板6的各边做倒角处理。
优选的,固定手柄1和分离手柄2的前部宽度逐渐降低。
优选的,固定手柄1和分离手柄2的顶部设有防滑套8。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通过固定手柄对曲细精管进行固定,并通过活动连接在固定手柄上的分离手柄对曲细精管进行组织剥离,利用分离板对曲细精管的挤压将内部组织挤压出来,可以彻底的将曲细精管内的组织分离出来,避免了组织残留现象的发生,保证了医生的诊断和患者治疗,医生操作时可以轻松的完成曲细精管的剥离操作,不会破坏培养皿的表面,保证了组织不会残留在培养皿表面,有利于观察和后期操作,避免了针头扎上医生手指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离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曲细精管分离精子的工具,包括活动连接的固定手柄1和分离手柄2,固定手柄1和分离手柄2上均设有限位槽3,固定手柄1和分离手柄2的限位槽3通过销轴4活动连接,固定手柄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分离手柄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分离板6。
为了方便固定手柄1和分离手柄2的配合,方便固定手柄1和分离手柄2在销轴4上的活动,在限位槽3设有与销轴4相适配的凹槽7。
为了使固定手柄1对曲细精管的固定更加牢靠,避免曲细精管的破裂,设置固定块5的形状为球形。
为了使曲细精管的剥离更便捷,使其剥离的更加彻底,避免曲细精管在剥离过程中破裂,设置分离板6的形状为椭圆形,并且对分离板6的各边做倒角处理。
为了使固定手柄1和分离手柄2的剥离操作更轻便,使力度能够得到聚集,设置固定手柄1和分离手柄2的前部宽度逐渐降低。
为了防止曲细精管的剥离过程中,固定手柄1和分离手柄在医生手里发生打滑,在固定手柄1和分离手柄2的顶部设有防滑套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未经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83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良整流桥引线框架
- 下一篇:贴片封装半导体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