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P型卡子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7982.6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9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岩;狄志慧;耿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12 | 分类号: | F16L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李雪,李翔 |
地址: | 1022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装配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P型卡子。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P型卡子在没有装配螺栓时,由于金属的冲压应力,P型卡子的前端呈敞口的状态,如图1所示,上板4和下板3之间呈分离的状态,P型卡子的夹持部的开口较大,因此在将P型卡子套在管路上且未装配螺栓之前,P型卡子会在管路上窜动,导致P型卡子从管路上脱落丢失。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在未装配螺栓时能够紧密地贴合在管路上的P型卡子,从而便于安装螺栓同时防止P型卡子从管路上脱落丢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该设备实现与管路紧密贴合,使得P型卡子无法在管路上窜动,防止了P型卡子的丢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型卡子,该P型卡子为板状并包括弯折成柱状的用于夹持管件的夹持部和从所述夹持部相对地延伸以用于通过弹性变形开合所述夹持部的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其中所述第一板部的两侧设置出有向所述第二板部延伸并弯折的卷边,以允许所述第二板部夹紧地定位在所述卷边内。
优选地,所述卷边通过对所述第一板部的冲压形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板部或所述第二板部的外端设置有用于分离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分离件。
优选地,所述分离件为齿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分离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板部或所述第二板部的外端的中间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板部的两侧的所述卷边(1)之间的最小间距B比所述第二板部的宽度A小0.8-1.5mm。
优选地,所述卷边的最末端与所述第一板部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述第二板部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P型卡子的材质为钢,并且/或者,所述P型卡子为一体成型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板部为下板,所述第二板部为上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上设置有相对应的装配孔,所述第一板部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装配孔连接于所述第二板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利用本申请提供的P型卡子,在P型卡子套在管路上时,第二板部可以卡在第一板部上设置的卷边中,实现与第一板部的紧密贴合,从而使得P型卡子与管路紧密贴合,使得P型卡子无法在管路上窜动,防止了P型卡子的丢失。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的P型卡子处于开口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P型卡子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P型卡子分别处于闭口状态和开口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P型卡子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卷边 2 分离件
3 下板 4 上板
5 装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型卡子,该P型卡子为板状并包括弯折成柱状的用于夹持管件的夹持部和从所述夹持部相对地延伸以用于通过弹性变形开合所述夹持部的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其中所述第一板部的两侧设置出有向所述第二板部延伸并弯折的卷边1,以允许所述第二板部夹紧地定位在所述卷边1内。
其中,为了使第二板部能够稳固地夹紧卷边1,在不影响P型卡子的夹持部正常夹持的情况下,卷边1之间的距离设置为略小于与第二板部两侧的尺寸,以允许第二板部能够通过稍微挤压变形而被卷边1夹紧。为了使第二板部较稳固地卡在卷边1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板部的两侧的所述卷边1之间的最小间距B比所述第二板部的宽度A小0.8-1.5mm。
在该P型卡子未装配螺栓时,P型卡子呈开口状态导致夹持部的开口(即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的根部之间的距离)过大从而可能出现P型卡子在管路上窜动的情况,由于第二板部通过卷边1与第一板部紧密地贴合,使得夹持部的开口变小,从而防止了P型卡子出现在管路上窜动的情况。
优选地,所述卷边1通过对所述第一板部的冲压形成。由于卷边1是延伸在第一板部的两侧,冲压能够使第一板部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在第一板部的两侧弯折出卷边1。其中,第一板部的可选用钢制材料,比如10号钢或者Q235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79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基于向量估计的图分割的计算装置的数据流编程
- 下一篇:一种双自由通道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