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设备的检测充电器连接的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7981.1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0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朱伯曾;袁唯;李武岐;杨亭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G01R3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明日今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43 | 代理人: | 王杰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检测 充电器 连接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池保护电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电子设备的检测充电器连接的电路。
背景技术
电池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在充放电使用过程中需要对电池电压、充放电电流与温度有严格的要求,超出规格要求,轻则引起电池充放电循环寿命缩短,重则有可能引起着火或爆炸等安全事故的发生。而“充放电不准同时进行”在锂电电子设备行业内也是常见的安全要求。所以检测充电器和电子设备是否连接是很有必要的。而现在如何检测充电器插入这个技术比较难实现或实现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检测充电器连接的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的检测充电器连接的电路,所述电子设备上设置有电芯、电芯保护模块,充电MOS开关、放电MOS开关、充电输入正极、充电输出负极、放电输出正极、放电输出负极、充电输出正极、充电输出负极,所述电芯保护模块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电芯、所述充电MOS开关以及所述放电MOS开关,电子设备的充电器上设置有充电输出正极及充电输出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充电检测端子;所述充电检测端子电性连接所述电芯保护模块;当所述电子设备与充电器连接充电时,所述充电检测端子与充电器的充电受检端子连接,所述电芯保护模块检测到所述充电检测端子接收到所述充电受检端子的电流,即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和充电器连接。
进一步地,当所述充电器连接所述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时,所述充电输入正极和充电器的充电输出正极连接,所述充电输出正极接收市电的电流通过所述充电受检端子流向所述充电检测端子。
进一步地,当所述充电器连接所述电子设备但未连接市电进行充电时,所述充电输出正极电性连接所述充电输入正极,所述充电输出负极电性连接所述充电输入负极;所述电芯输出电流经所述充电输入正极、所述充电输出正极以及所述充电受检端子流向所述充电检测端子。
进一步地,当所述电芯保护模块检测到所述充电检测端子的检测结果为有电流,选择断开所述放电MOS开关,开启所述充电MOS开关;当所述电芯保护模块检测到所述充电检测端子的检测结果为无电流,选择断开所述充电MOS开关,开启所述放电MOS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还包括蜂鸣器,所述蜂鸣器电性连接所述电芯和所述电芯保护模块;当所述电芯保护模块检测到所述充电检测端子的检测结果为有电流,控制开启蜂鸣器。
进一步地,所述放电输出正极和所述充电输入正极共用同一个端口,所述放电输出负极和所述充电输出负极共用同一个端口。
进一步地,所述电芯为锂电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仅仅是通过增加端子实现检测电路是否和充电器连接上,成本低,布线也非常简单;端子体积非常小,不会影响整个充电器或电子设备的体积;端子的电压值非常低,不会对现有电路形成压降从而导致充电不饱满或不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检测充电器连接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提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检测充电器连接的电路,电子设备1上设置有电芯2、电芯保护模块4,充电MOS开关5、放电MOS开关3、充电输入正极7、充电输出负极9、放电输出正极6、放电输出负极10、充电输出正极21、充电输出负极23,所述电芯保护模块4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电芯1、所述充电MOS开关5以及所述放电MOS开关3,电子设备1的充电器20上设置有充电输出正极21及充电输出负极23;所述电子设备1还包括充电检测端子8;所述充电检测端子8电性连接所述电芯保护模块4;当所述电子设备1与充电器20连接充电时,所述充电检测端子8与充电器20的充电受检端子22连接,所述电芯保护模块4检测到所述充电检测端子8接收到所述充电受检端子22的电流,即确定所述电子设备1和充电器20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79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设备便携式散热器
- 下一篇:电动汽车驱动器散热用导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