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BMS充放电控制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5705.1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9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赋;任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蓝微新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林少波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ms 放电 控制 保护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管理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BMS充放电控制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储能型电池管理系统中,需要MOS管来控制和保护电池的充放电过程, MOS管可以放在电池的正端控制,也可以放在负端控制,但是在正端控制时,在关断MOS一瞬间可能会产生振荡,一瞬间的大电流导致MOS击穿,如果选择负端控制,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MOS管选择在负端控制需要专门的驱动电路,因为MOS管需要过大电流,如果开启或者关断的时间太长,MOS管的损耗功率太大,不但减小MOS管的损耗寿命,而且容易发热。现有的快关断MOS 管的方法,一种是采用驱动芯片,一种是采用一个三极管驱动电路。前者成本高,电路复杂;后者驱动电流满足不了大电流MOS管开关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BMS充放电控制保护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BMS充放电控制保护电路,包括:控制中心、充电MOS驱动电路、放电MOS驱动电路、充电MOS电路和放电MOS电路,所述控制中心的第一控制输出端与所述充电MOS驱动电路的第一控制输入端连接,第二控制输出端与所述充电MOS驱动电路的第二控制输入端连接,第三控制输出端与所述放电 MOS驱动电路的第一控制输入端连接,第四控制输出端与所述放电MOS驱动电路的第二控制输入端;
所述充电MOS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MOS电路连接;
所述放电MOS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放电MOS电路连接;
所述充电MOS电路与放电MOS电路依次串联在电池组的总负端及充电器的负极端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中心的第一检测端与所述充电MOS驱动电路连接,第二检测端与所述放电MOS驱动电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中心包括:MCU控制单元和AFE模拟前端单元,所述MCU控制单元与所述AFE模拟前端单元信号连接;
所述MCU控制单元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作为所述控制中心的第一控制输出端和第四控制输出端;
所述AFE模拟前端单元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作为所述控制中心的第二控制输出端和第三控制输出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MOS驱动电路包括:充电开关控制单元、充电一级电流放大单元和充电二级电流放大单元,所述充电开关控制单元、所述充电一级电流放大单元和所述充电二级电流放大单元顺序连接;
所述充电开关控制单元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控制中心的第一控制输出端和第二控制输出端连接,所述充电二级电流放大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控制中心的第一检测输出端和充电MOS电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开关控制单元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一开关管Q1,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作为所述充电 MOS驱动电路的第二控制输入端与所述控制中心的第二控制输出端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栅极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作为所述充电MOS驱动电路的第一控制输入端与所述控制中心的第一控制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栅极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参考地GND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源极与参考地GND连接;
所述充电一级电流放大单元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二开关管Q2,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漏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基极连接;
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发射极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发射极与电源Vcc连接;
所述充电二级电流放大单元包括: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三开关管Q3和第四开关管Q4,所述第七电阻R7的一端作为所述充电MOS驱动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充电MOS电路和所述控制中心的第一检测端连接;
所述第四开关管Q4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集电极、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基极和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集电极与所述电源Vcc连接,发射极与所述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发射极连接;
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集电极与所述电池组的总负端连接;
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组的总负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蓝微新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蓝微新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57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压自适应锂电池充电器
- 下一篇:LCD手机锂电池万能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