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式推杆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3715.1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2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宋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三友联众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58 | 分类号: | H01H50/5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15 | 代理人: | 方小明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推杆 继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改良式推杆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利用较小的电流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现有继电器中的推杆大都为一体式结构,由于推杆用于闭合导通两个定端子,此时一体式构造的推杆需要采用导电材料制成,在继电器的使用过程中,一体式构造推杆远离定端子的一端往往会因为带电而干扰继电器的正常使用,不利于继电器安全性能的提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式推杆继电器,确保第一推杆不带电,提升继电器的安全使用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良式推杆继电器,包括壳体及装设于壳体的壳板,壳体内装设有轭铁组件及陶瓷壳,轭铁组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陶瓷壳及壳板,轭铁组件内滑动连接有推杆单元,壳体装设有突伸入陶瓷壳内的两个静点接头,两个静点接头彼此间隔设置,所述推杆单元包括第一推杆及装设于第一推杆的第二推杆,第一推杆采用绝缘材料制成,第一推杆滑动连接于轭铁组件,第二推杆采用导电材料制成,第二推杆突伸入陶瓷壳内并用于抵接两个静点接头。
优选地,所述第二推杆镶埋成型于第一推杆,第二推杆设有容设于第一推杆内的干涉部,干涉部设有干涉槽。
优选地,所述第二推杆设有与干涉部连接的补强部,第一推杆包覆补强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推杆包括镶埋成型于第一推杆的杆体部及装设于杆体部的动点块,动点块位于杆体部远离第一推杆的一端,动点块采用导电材料制成,动点块用于抵接两个静点接头。
优选地,所述动点块滑动连接于杆体部,杆体部套设有预压弹簧及挡圈,动点块位于预压弹簧与挡圈之间,预压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动点块及第一推杆。
优选地,所述推杆式继电器还包括装设于轭铁组件内的电磁线圈及固定铁芯、装设于第一推杆并位于轭铁组件内的衔铁、装设于固定铁芯与衔铁之间的复位弹簧,电磁线圈套设于固定铁芯及衔铁,第一推杆滑动连接于固定铁芯,衔铁、复位弹簧分别位于固定铁芯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轭铁组件内装设有防护筒,防护筒采用抽引方式一体成型,固定铁芯、衔铁及第一推杆均位于防护筒内,电磁线圈套设于防护筒。
优选地,所述轭铁组件包括轭铁壳及装设于轭铁壳的轭铁板,轭铁壳设有筒体部,防护筒的一端装设于轭铁板,防护筒的另一端突伸入筒体部内。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装设有挂架,挂架位于壳体与陶瓷壳之间,挂架装设有磁铁,磁铁位于陶瓷壳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壳体远离壳板的一端设有抓取部,抓取部自壳体朝远离壳体的方向延伸而成,壳体靠近壳板一端的两侧均设有固定片,固定片自壳体朝远离壳体的方向延伸而成,壳体两侧的固定片朝彼此远离的方向延伸而成,抓取部与固定片相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继电器的使用过程中,第一推杆滑动时连带第二推杆抵接在两个静点接头上,使得两个静点接头经由第二推杆导通,第一推杆采用绝缘材料制成,确保第一推杆不带电,提升继电器的安全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3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包括:
11—壳体12—壳板13—静点接头
14—挂架15—磁铁16—抓取部
17—固定片21—轭铁组件22—陶瓷壳
23—防护筒24—轭铁壳25—轭铁板
26—筒体部27—可伐3—推杆单元
31—第一推杆32—第二推杆33—干涉部
34—补强部35—动点块36—预压弹簧
37—挡圈41—电磁线圈42—固定铁芯
43—衔铁44—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三友联众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三友联众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37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