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簧式单向皮带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2166.6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2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神电汽车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36 | 分类号: | F16H55/36;F16D41/00;F16F15/134;F16F15/139 |
代理公司: | 武汉国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32 | 代理人: | 李伟涛 |
地址: | 434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簧 单向 皮带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传动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弹簧式单向皮带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传动系统中,皮带传动广为使用。普通单向皮带轮在普通的刚性皮带轮的基础上增加了单向打滑性能,在发动机曲轴运转不稳定的阶段,只有加速阶段才会驱动发电机轴,此时皮带轮内外圈处于锁死状态,在减速阶段发电机转子转速高于皮带轮转速,皮带轮内外圈处于打滑状态。但在发动机突然急加速的情况下,皮带轮内外圈由打滑状态立即变成锁死状态,中间没有缓冲阶段,此刻仍然会对皮带、发电机及发动机造成冲击,并且车身也会产生轻微抖动,在发动机工作时,噪音和振动,从而辐射出较为强烈的噪声。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弹簧式单向皮带轮,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缓冲效果更佳、使用寿命更长的弹簧式单向皮带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簧式单向皮带轮,包括轴毂、端盖、带轮、扭簧、第一弹簧和底座;
轴毂通过螺纹与发电机转子轴连接,底座安装在轴毂上,扭簧一端设置于轴毂的狭槽内,另一端设置于底座的狭槽内,带轮一端支撑在轴毂的凸台上,另一端通过球轴承与轴毂连接,凸台与带轮的连接处设有卡圈,第一弹簧固定在底座上并与带轮的内表面摩擦接合,第一弹簧与扭簧之间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侧与第一弹簧摩擦接合,另一侧与扭簧摩擦接合;
端盖套设在转子轴上并固定在带轮内孔内,端盖内孔壁与轴毂外壁之间设有密封圈,端盖外设置有与带轮扣合的隔音罩,隔音罩内侧设有消音棉层,消音棉层与带轮的端面完全贴合。
进一步地,轴毂的狭槽和底座的狭槽均为螺旋状,内部设有台阶。
进一步地,第二弹簧的弹力系数大于第一弹簧的弹力系数。
进一步地,球轴承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和滚珠,滚珠设置在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之间,轴承外圈上设有直通式滑脂嘴。
进一步地,隔音罩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嵌有橡胶衬套。
进一步地,隔音罩为塑料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式单向皮带采用弹簧式单向结构取代滚珠式单向结构,在打滑和锁死状态中间增加了双重缓冲阶段,以防止扭簧受力过度后轴毂与带轮分离,同时在皮带轮的端部设置了密封隔音结构,以达到减小振动、降低噪音排放、防水防尘的效果,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簧式单向皮带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式单向皮带轮,包括轴毂1、端盖2、带轮3、扭簧4、第一弹簧5和底座6。
轴毂1通过螺纹与发电机转子轴11连接,底座6安装在轴毂1上,扭簧4一端设置于轴毂1的狭槽内,另一端设置于底座6的狭槽内,扭簧4在轴毂1与底座6之间受到轴向压缩。轴毂1的狭槽和底座6的狭槽均为螺旋状,内部设有台阶。带轮3一端支撑在轴毂1的凸台12上,另一端通过球轴承7与轴毂1连接。凸台12与带轮3的连接处设有卡圈13,卡圈13安装在凸台12的外圆周的凹槽内,球轴承7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和滚珠,滚珠设置在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之间,轴承外圈内周面设有外滚道,轴承内圈外周设有外滚道。轴承外圈上设有直通式滑脂嘴,润滑效果更好。
第一弹簧5固定在底座6上并与带轮3的内表面摩擦接合,第一弹簧5与扭簧4之间设有第二弹簧51,第二弹簧51的弹力系数大于第一弹簧5的弹力系数。第二弹簧51一侧与第一弹簧5摩擦接合,另一侧与扭簧4摩擦接合,通过第一弹簧5和第二弹簧51转递扭矩,防止扭簧4受力过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神电汽车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神电汽车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21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投光灯的投光角度调节装置
- 下一篇:板对板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