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炉定期排污扩容器乏汽消除及污水回收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1845.1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9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刘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3/08 | 分类号: | F28C3/08;F22B37/54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44023***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定期 排污 扩容 器乏汽 消除 污水 回收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装置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锅炉定期排污扩容器乏汽消除及污水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国内现有的锅炉装置的定期排污扩容器均为扩容直排式,锅炉定期排污水、事故排水、连排水均排至定期排污扩容器经减压扩容后乏汽(二次蒸汽)通过排汽口直接排放至大气,污水则通过排污口直接排放至污水降温池。而定期排污扩容器基本布置在锅炉框架附近,排放的乏汽对锅炉框架及附近设备腐蚀较重,而这部分乏汽的直接排放也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炉定期排污扩容器乏汽消除及污水回收利用系统,该系统能消除乏汽的同时能达到对蒸汽回收利用的效果,可避免外排蒸汽对锅炉框架、房体及附属设备的腐蚀,具有提高设备、设施使用年限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锅炉定期排污扩容器乏汽消除及污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定期排污扩容器、疏水箱以及与脱盐水管道连通的喷淋头,所述喷淋头设置在所述定期排污扩容器的排汽口处,所述疏水箱通过疏水管与所述定期排污扩容器的疏水排放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头包括桶状的喷水管以及与所述喷水管管口连接并将所述喷水管与所述脱盐水管道连通的连接管,所述喷水管的管壁上均匀间隔设有多个喷孔,所述喷水管的管口与所述连接管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排汽口安装连接有排汽管,所述排汽管管壁上设有喷淋头的安装口,所述喷水管通过所述安装口进入所述排汽管内并安插在所述排汽口中间,所述连接管为直角弯管,所述直角弯管中与所述喷水管连接的第一直管段与所述排汽管同轴布置,所述直角弯管中与所述脱盐水管道连接的 第二直管段贯穿所述安装口并与该安装口周向密封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脱盐水管道上设有流量调节阀,所述疏水管上设有管路切断阀。
进一步的,所述喷孔沿所述喷水管周向分布有两圈,所述喷孔在每圈上设置4个,相邻圈上所述喷孔错开布置,所述喷孔的孔径为1mm。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实用新型在保留工厂原有定期排污扩容器的排水管线的基础上,在所述定期排污扩容器排汽口处增加喷淋头,通过喷淋头喷出形成的脱盐水雾将乏汽(二次蒸汽)进行冷凝吸收消除并重新回收至定期排污扩容器内,然后从定期排污扩容器的疏水排放口排放至疏水箱中存储,以用于其他用水要求低的生产设施中进行综合利用。本实用新型能消除乏汽的同时能达到对蒸汽回收利用的效果,避免外排蒸汽对锅炉框架、房体及附属设备的腐蚀,具有提高设备、设施使用年限的效果,所述疏水箱实现了对疏水的回收利用,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2)所述喷淋头通过两根管段即可加工而成,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廉。所述喷淋头的喷水管与连接管螺纹连接利于检修更换,所述喷孔均匀设置可以有效吸收定排乏汽。所述喷淋头安装时:在所述排汽管管壁上开设一个安装孔,通过该安装孔使得所述喷水管进入所述排汽管内并安插在所述排汽口中间,再将贯穿所述安装孔的连接管的管壁与安装孔进行焊接密封,喷淋头安装结束。所述喷淋头需要更换时:将连接管的管壁与安装孔的焊缝切开,取出喷淋头,将所述喷水管从连接管上拧下即可进行维修更换。所述喷淋头在使用时:所述脱盐水沿所述喷水管径向方向从喷孔中以雾状形式喷出并覆盖整个排汽口,使得乏汽充分被冷凝吸收。
(3)所述流量调节阀用于对喷淋头中脱盐水的流量进行调节,流量大小以消除乏汽为准。所述切断阀将疏水管切断后,所述定期排污扩容器、疏水箱可以各自独立运行,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通用性。
(4)所述喷孔的大小以及布置方式在满足消除乏汽的同时,可以使得用水量较小,避免了浪费大量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原有的锅炉排污系统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锅炉排污系统连接示意图。
图3为喷淋头结构示意图。
图4为喷淋头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符号的含义如下:
10-定期排污扩容器 11-排汽管 12-定排水进口管路
20-疏水箱 30-脱盐水管道 31-流量调节阀
40-喷淋头 41-喷水管 42-连接管 43-喷孔 50-疏水管
51-切断阀 60-连续排污扩容器 61-连排蒸汽管路
62-连排水进口管路 70-污水降温池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18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