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干扰RJ45金针端子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60757.X | 申请日: | 2016-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3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 发明(设计)人: | 邓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利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24/64 | 分类号: | H01R24/64;H01R1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抗干扰 rj45 金针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据和网络通信领域,涉及数据及网络设备中的连接器,具体涉及一种抗干扰RJ45金针端子。
背景技术
随着数据通信行业的发展,通信带宽要求越来越高。RJ45端口连接器是数据通信传输最常规的连接器,在数据通信传输过程中,传输线缆的结构稳定,端接处是产生阻抗不匹配和抗干扰低的最大源头,所以RJ45连接器在数据传输中成了电气性能无法提高的瓶颈。
现有RJ45连接器金针有两种方法去减少或改善串扰:一种是将金针端子分组做成前后排或者不同折弯角度,加大金针端子间的间距,利用电学中的“3倍法则”来减小串扰;一种是在金针上做电容补偿,将前后排两根金针端子做成上下片,再利用上下片电位差形成电容,从而改善串扰,但这种方案会导致阻抗不匹配,加大传输衰减。
上述两种方案对通信传输中RJ45连接器端接处阻抗不匹配和抗干扰能力低有所改善,但没办法达到更高的要求。现有RJ45连接器在电气性能方面,只能达到“TIA Cat 6 Pem.Link”标准要求,做到最好也只能达到“TIA Cat 6A Pem.Link”。无法到达“ANSI/TIA-568-C”标准中网络分析仪单体测试和未来CAT.8类的测试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善RJ45连接器抗干扰和阻抗匹配的金针端子结构,使RJ45连接器能达到“ANSI/TIA-568-C.5”标准中网络分析仪超六类单体测试和未来CAT.8类的测试要求。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抗干扰RJ45金针端子,包括上支架、金针本体和下支架,所述下支架上设置有两个插柱,所述下支架上均布有九个凸台,凸台两两之间形成卡槽,所述金针本体包括两根第一金针、两根第二金针、第三金针、第四金针、第五金针和第六金针,八根金针进行预变形平面弯曲成形,八根金针的排列顺序依次为第一金针、第二金针、第三金针、第四金针、第五金针、第六金针、第一金针和第二金针,所述上支架上对应所述下支架上插柱位置设置有两个插孔,所述上支架的下表面上均布有压槽。
进一步地,所述金针本体的弯曲方向与所述下支架的弯曲方向一致,所述金针本体固定在所述下支架的卡槽内,所述金针本体的末端由所述上支架的压槽固定,所述插柱穿过所述金针本体进入所述插孔内固定所述下支架、金针本体和上支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抗干扰RJ45金针端子采用第一金针与第二金针、第四金针与第五金针两两交叉对称排列、第三金针与第六金针错位对称的结构,能有效改善RJ45连接器抗干扰和阻抗匹配的金针端子结构,使RJ45连接器能达到“ANSI/TIA-568-C.5”标准中网络分析仪超六类单体测试和未来CAT.8类的测试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图2是干扰信号对现有RJ45连接器内部金针端子的干扰信号示意图;
图3是干扰信号对本实用新型的干扰信号示意图。
附图中:1.上支架;11.插孔;2.金针本体;21.第一金针;22.第二金针;23.第三金针;24.第四金针;25.第五金针;26.第六金针;3.下支架;31.插柱;32.凸台;33.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抗干扰RJ45金针端子,包括上支架1、金针本体2和下支架3,下支架3上设置有两个插柱31,下支架3上均布有九个凸台32,凸台32两两之间形成卡槽33,金针本体2包括两根第一金针21、两根第二金针22、第三金针23、第四金针24、第五金针25和第六金针26,八根金针进行预变形平面弯曲成形,八根金针的排列顺序依次为第一金针21、第二金针22、第三金针23、第四金针24、第五金针25、第六金针26、第一金针21和第二金针22,上支架1上对应下支架3上插柱31位置设置有两个插孔11,上支架1的下表面上均布有压槽(图中未标识)。
进一步地,金针本体2的弯曲方向与下支架3的弯曲方向一致,金针本体2固定在下支架3的卡槽33内,金针本体2的末端由上支架1的压槽固定,插柱31穿过金针本体2进入插孔11内固定下支架3、金针本体2和上支架1。
如图2所示,干扰信号对平行金针端子的干扰。Us为干扰信号源,干扰电流Is在平行金针端子L1、L2上产生的干扰电流分别是I1和I2。由于L1距离干扰源较近,因此,I1>I2,I=I1―I2≠0,有干扰电流存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利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利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07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