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0301.3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1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涛;宇仁瑚;王凤雁;廉凯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智能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润滑油 蒸发 损失 测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仪器,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器。
背景技术
全自动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器(诺亚克法),是用一定量的润滑油放入一个密闭的铜锅内,在245.2℃±0.5℃的温度下,在负压196pa的环境中加热1小时,再称重润滑油减少量,即为蒸发损失值。
由于试验标准要求,蒸发干锅中的润滑油在加热过程中需始终保持-196pa,而润滑油在加热蒸发时的浓度变化是非线性的,因而管路中的真空度在不断变化,这就需要对真空泵不断进行调控,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全自动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真空度稳定性差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全自动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器,包括用于盛装待测润滑油的铝锅、设于铝锅底端的加热棒、收容于铝锅内的不锈钢锅、盖设于不锈钢锅顶端的密封盖及设于密封盖上并伸至不锈钢锅内的温度检测元件、与该不锈钢锅通过第一管道相连通的缓冲瓶、与该缓冲瓶通过第二管道依次相连通的第一真空泵及第二真空泵、及与第二真空泵连接的PLC,所述第二真空泵的电机为步进电机。
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二管道的上方还连通有一倾斜压差计。
优选方案为,所述铝锅的壁厚为3㎜。
优选方案为,所述不锈钢锅的直径为58㎜,高度为60㎜。
优选方案为,所述加热棒的功率为165W。
优选方案为,所述加热棒为三根,其并排嵌设于铝锅的底端,每根加热棒的外径为8㎜。
优选方案为,所述温度检测元件为温度计或温度传感器。
优选方案为,所述加热棒包括加热棒套管、设于该加热棒套管内的发热丝、连接发热丝端头的顶针、设于加热棒套管内壁并对应发热丝与顶针连接位置的热电偶、及封设于加热棒套管的端口位置的堵头,所述热电偶与发热丝绝缘,所述顶针及热电偶由加热棒套管内穿过堵头至外界。
优选方案为,所述热电偶上包裹铜箔。
优选方案为,所述堵头为陶瓷片或氧化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器通过与第一真空泵、第二真空泵及与第二真空泵连接的PLC的控制,使管路中真空度稳定在-196pa,增强调整精度,提高其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器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加热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全自动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器;10、铝锅;20、加热棒;30、不锈钢锅;40、密封盖;50、温度检测元件;11、底壁;12、侧壁;21、加热棒套管;22、发热丝;23、顶针;25、热电偶;26、堵头;31、第一管道;60、缓冲瓶;61、第二管道;70、第一真空泵;80、第二真空泵;90、PLC;62、倾斜压差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该全自动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器100包括用于盛装待测润滑油的铝锅10、设于铝锅10底端的加热棒20、收容于铝锅10内的不锈钢锅30、盖设于不锈钢锅30顶端的密封盖40、设于密封盖40上并伸至不锈钢锅30内的温度检测元件50、与该不锈钢锅30通过第一管道31相接的缓冲瓶60、与该缓冲瓶60通过第二管道61连接的第一真空泵70及第二真空泵80、及与第二真空泵80连接的PLC90。
所述铝锅10包括底壁11及由底壁11的周缘向上垂直延伸的侧壁12。该铝锅10的壁厚择优为3㎜。所述不锈钢锅30设于铝锅10内并与铝锅10的侧壁之间的间隙控制在0.15-0.25㎜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智能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智能仪器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603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拼合式电力培训设备
- 下一篇:具有半桥的焊接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