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管光纤导丝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56029.1 | 申请日: | 2016-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14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 发明(设计)人: | 尚华;吕新杰;王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尚华;吕新杰;王智文 |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正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8 | 代理人: | 赵白 |
| 地址: | 210003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丝 光纤 绕丝 光纤芯丝 亲水涂层 外围 血管 光动力学治疗 人体动脉血管 本实用新型 诊断和治疗 病变部位 体内肿瘤 预定位置 相容性 轴心处 体液 涂覆 缠绕 环绕 引入 医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管光纤导丝,所述光纤导丝包括至少一根光纤芯丝、绕丝层和能够提高体液相容性并减少阻力的亲水涂层,所述光纤芯丝设置于所述光纤导丝的轴心处;所述绕丝层由至少一根包裹环绕于所述光纤芯丝外围的绕丝或缠绕片构成;所述亲水涂层涂覆于所述绕丝层的外围。光纤导丝可进入人体动脉血管内预定位置,将光引入和/或引出病变部位实现体内肿瘤等光动力学治疗;以满足生物、医疗等领域的诊断和治疗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通过动脉等血管进入人体内实现光动力学肿瘤等疾病治疗的血管光纤导丝。
背景技术
目前,Seldinger动脉插管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该技术在临床影像医学(X-ray、CT、MR、B-us等)引导下,通过经皮穿刺血管途径或人体原有孔道,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细微器械插至病变部位进行诊断性造影和治疗。该技术采用金属导丝经皮穿刺血管途径进入血管抵达病变部位,该方法操作简单、损伤小、无需缝合血管,完全替代了以往手术切开暴露血管的方法,成为现代介入放射学的基本操作技术,在肿瘤的供血栓塞与药物灌注、动脉内照射、放射性损伤的预防、化疗、术前栓塞肿瘤血管、血管作用性药物及酒精等灌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受限于治疗方式的局限性,基本上以栓塞造成组织缺血缺氧坏死或灌注药物抑止细胞生长或释放植入医疗器械改变器官组织形态为主,无法将光引入血管及体内或引出血管及体外。
肿瘤光动力疗法与手术、化疗、放疗等常规治疗手段相比,具有创伤小、毒性低微、靶向性好、适用性好的诸多优点,但是光照方式局限于体表或较粗的孔道,由于受到激光发射机制和光敏剂药物性能的限制,其光动力仅有几毫米作用范围,大大限制了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目前还没有办法将光通过血管引入体内进行诊断和治疗。本实用新型采用绕丝和亲水涂层包裹光纤,组成可操纵的多种长度和直径的血管光纤导丝,利用该装置进入血管,通过光纤芯丝将光引入和引出血管抵近病变部位,可满足生物、医疗等领域对光引入和引出血管需求,起到诊断和治疗的双重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Seldinger动脉插管技术的导管导丝无法传递光能,以及光动力治疗无法抵近体内病变部位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血管光纤导丝,光纤导丝通过血管进入体内,将光引入和引出病变部位,克服了导丝无法导光和光动力治疗无法抵近体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血管光纤导丝,包括用于传导光的至少一根光纤芯丝、绕丝层和能够提高体液相容性并减少阻力的亲水涂层;所述光纤芯丝设置于所述光纤导丝的轴心处;所述绕丝层由至少一根包裹环绕于所述光纤芯丝外围的绕丝或缠绕片构成;所述亲水涂层涂覆于所述绕丝层的外围。
进一步地,所述光纤芯丝包括纤芯以及涂覆于每根所述纤芯外围的包层,所述包层的光传导率小于所述纤芯。
进一步地,所述光纤导丝优选包括两根以上的光纤芯丝,则光纤芯丝同时包括能够导入光的第一纤芯和能导出光的第二纤芯。
进一步地,所述纤芯为单模纤芯或多模纤芯;
进一步地,所述纤芯的材质为石英纤芯、聚合物纤芯或和金属空心纤芯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纤芯中还能够加入一根或多根金属/聚合物导丝与所述纤芯并行排列以提高其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亲水涂层为采用化学稳定的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亲水涂层的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硅橡胶、聚乙烯、聚氯乙烯、氟碳聚合物和聚氨酯。
进一步地,所述绕丝包括金属绕丝和非金属绕丝。
进一步地,所述绕丝包括不锈钢绕丝、合成纤维绕丝、碳纤维绕丝、白金绕丝和钛合金绕丝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绕丝紧密缠绕在所述光纤芯丝外围以使光纤芯丝中的光得到约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尚华;吕新杰;王智文,未经尚华;吕新杰;王智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60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