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外管式液体流量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55142.8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0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方立德;李婷婷;李丹;李小亭;吕晓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F1/36 | 分类号: | G01F1/36;G01F15/1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13112 | 代理人: | 胡素梅,胡澎 |
地址: | 071002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外 液体 流量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两相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内外管式液体流量计。
背景技术
差压式流量计是两相流测量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流量计之一,是目前公认的在两相流各流型下都能稳定工作的一种流量计。
差压式流量计以分相或均相模型为基础,建立流量与压力降的关系。其中研究历史最长的为节流式差压流量计,差压式的方法基本都见于节流式差压流量计。该流量计具有安装方便、工作可靠等优点,并在多年的研究过程中形成了成熟的国际标准,目前很多厂家推出的多相流测量系统中都含有节流式差压流量计。广泛应用的节流式差压流量计有孔板、文丘里管以及V锥流量计。
对于孔板流量计,流体流经管道内的孔板节流装置,在孔板附近造成局部收缩,节流件前后便产生了压力降,即差压,差压信号与流量大小有关。在孔板流量计的设计上有过许多改进,日本SONIC公司设计开发了一种在流量计算机上对量程比的范围进行选择的孔板流量计,与传统孔板流量计相比,对测量范围进行了扩展;新研究的新型智能孔板流量计,将温度和压力信号直接送入现场流量计算机之中,根据流量变化对温度和压力自动作出补偿。
对于文丘里管流量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徐立军利用长喉颈文丘里管提出基于分相流模型的湿气测量模型;天津大学的张强等利用长喉径文丘里管用于气液两相流测量,建立了双差压湿气流量测量模型。利用一种节流装置配合其他传感器进行组合测量的方法也得到了大量的研究,黄志尧等采用文丘里管结合电容层析成像技术对油气两相流进行有效测量;徐英等利用内锥和文丘里组合的方式提出了湿气测量虚高模型。
V锥流量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推出的一种新型的差压式流量计,与其他差压式流量计设计理念不同,V锥流量计将流体逐渐收缩到管壁,通过测量锥体前后差压对流体流量等进行测量。相对于孔板、文丘里管等传统差压式流量计,V锥流量计具有压损小、结构稳固、防积污、量程比宽等优点。但是其仍有一些缺点难以克服,例如,V锥流量计尾部为钝体结构,流体流动产生分离,形成大量漩涡并造成较大压力损失;与电磁流量计相比,其量程比相对较窄;L型悬臂结构在大流量时,可能产生振动等。
对于以上所述的孔板、文丘里管和V锥流量计来说,其节流方式都是通过改变流体总的流通面积来实现的,这样势必会对流体本身产生扰动,差压信号不稳定。因此设计内外管差压流量计,流量传感器中变径管的设计使得气液两相流在流经介质流通管时可在不改变流通面积的状况下获得差压;流量传感器在介质流通中的同一截面设置测压孔,因此消除了摩擦阻力对介质流动数据的影响,解决了现有技术在竖直管道上应用差压流量传感器所存在的引压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内外管式液体流量计,该流量计在现有内外管差压流量计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消除内管在实验过程中的扰动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内外管式液体流量计,包括:
外管,为圆直管结构,在所述外管的侧壁上开有用于测量外管内液体压力的第一测压孔,在所述外管的侧壁上还开有第二测压孔,所述第二测压孔和所述第一测压孔处于所述外管的同一横截面上且两者关于该横截面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
内管,置于所述外管内,且位于所述外管的轴心线上;所述内管包括依次连接的大口径管、收缩管和小口径管;所述大口径管和所述小口径管的端部分别与所述外管的两端对齐;测量时液体沿大口径管向小口径管方向流动;在所述内管的大口径管上开有第三测压孔,所述第三测压孔与所述外管侧壁上的第二测压孔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三测压孔和所述第二测压孔之间通过引压管相连接;通过引压管可测量内管内的液体压力;
支架,设置在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的两端部位,用于对所述内管进行支撑和固定;所述支架包括箍带及设置在所述箍带外侧壁上的支撑肋板,所述箍带套接在所述内管两端的外侧壁上,所述支撑肋板的端部嵌接在所述外管的内壁上;
差压变送器,与数据采集单元相接,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测压孔和所述引压管测量内、外管内液体的压力差;
数据采集单元,分别与所述差压变送器和数据处理单元相接,用于采集内、外管内液体的压力差信号,并将所采集到的信号发送至数据处理单元;以及
数据处理单元,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相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计算液体的流量,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大学,未经河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51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型一体化煤气流量计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水冷散热器的水量计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