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表水或地下水样品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53338.3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0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刘登彪;黄雷;裴东辉;王丽;翟晓峰;许建新;周巍;赵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唐致明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雪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表水 地下水 样品 采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样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地表水或地下水样品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地下水,是贮存于包气带以下地层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年来,在多种污染源作用下,我国浅层地下水污染严重且污染速度快。地下水污染主要指人类活动引起地下水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生物学特性发生改变而使质量下降的现象。由于地表以下地层复杂,地下水流动极其缓慢,因此,地下水污染具有过程缓慢、不易发现和难以治理的特点。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即使彻底消除其污染源,也得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使水质复原。
2011年,全国200个城市地下水质监测中,“较差—极差”水质比例55%,并且与一年前比15.2%的监测点水质在变差。调查显示,全国90%地下水被污染,其中,浅层地下水已不能饮用的面积达六成。环保部门初步判断,我国地下水污染正在由点状、条带状向面上扩散,由浅层向深层渗透,由城市向周边蔓延。地下水形势已刻不容缓。解决这一难题,政府部门的前期规划和环评预测应予以重点考虑,另外对建设项目的地下水污染源排查及现状监测也是至关重要的。对于监测部门来讲,如何规范、有效地采集到有代表性的样品,并获得真实、准确的数据显得尤为重要。而采样设备对采集的样品和采样的工作人员极其重要。
一般地表水和地下水采样采用贝勒管作为采样设备,而目前的贝勒管只是单独的一个管,没有可伸缩的配件,普遍用绳子等牵引,在野外放下贝勒管均较麻烦,延长取样时间等,而且绳子的长度还需要另外测量,才知道有多深,取样完还需要进行整理,不然容易打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表水或地下水样品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地表水或地下水样品采集装置,包括贝勒管、牵引带和卷绕器,所述牵引带被收纳在卷绕器内,所述卷绕器具有一出口端,所述牵引带的一端自所述出口端伸出并与所述贝勒管的上端相连,所述牵引带可手动或自动从所述卷绕器内伸出和/或缩回,所述牵引带上设有刻度。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卷绕器的出口端与一空心伸缩杆相连,所述牵引带穿过所述伸缩杆的中心。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伸缩杆的最粗杆外部设有用于容置收缩状态的伸缩杆的外壳,所述外壳与卷绕器的出口端固定连接。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牵引带为布带或塑料带。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牵引带自所述卷绕器内拉出后自锁不缩回,所述卷绕器包括外壳和一按钮,按动按钮后自动缩回。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卷绕器包括外壳,外壳由上壳和下壳组成,所述上壳通过轴一与一按钮连接,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形成一圆筒形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固定轴、转盘,所述转盘将空腔分割成上腔、内腔和外腔,所述转盘上设有一开孔,所述牵引带卷绕收纳在所述外腔内,所述内腔内设有为牵引带提供收卷力的发条,所述发条的一端穿过所述转盘的开孔与所述牵引带的一端连接,所述转盘的内圆周壁处设有一棘轮,所述上腔内设有弹簧和与棘轮相配的棘杆,所述棘杆与所述轴一相连,所述弹簧套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弹簧的一端和与所述轴一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上壳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表水或地下水样品采集装置,包括贝勒管、牵引带和卷绕器,所述牵引带被收纳在卷绕器内,所述卷绕器具有一出口端,所述牵引带的一端自所述出口端伸出并与所述贝勒管的上端相连,所述牵引带的一端与所述贝勒管的上端相连,所述牵引带上设有刻度,所述牵引带可手动或自动从所述卷绕器内伸出和/或缩回,在进行取样时,由于牵引带上设有刻度,可以直接读出贝勒管的取样深度,而且卷绕器能够轻松地收拢所述牵引带,无须测量绳索并手动缠绕收拢绳索,使得水样取样过程简单便捷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地表水或地下水样品采集装置的结构简图。
图2为图1中卷绕器的A-A截面图。
图3为实施例2在地表水或地下水样品采集装置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533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