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油滤清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6388.9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0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滤冠滤清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3 | 分类号: | F01M11/03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李盛洪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油 滤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油滤清器技术领域,具体为机油滤清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油滤清器,是依靠单一纸滤芯孔拦截过滤出机油中有害杂质的,其滤纸的微孔越小过滤效果就越好,但机油通过能力就越差。为了解决在同一滤纸微孔上既能滤除最小颗粒的杂质,又能使供给发动机足够量的机油也能由此微孔通过这一矛盾。经国家内燃机工业协会滤清器分会,采用机油滤清器滤清效率ISO4548国际标准测试方法测试表明:目前,市场上最好的机油滤清器,也只能设计到滤除机油中60%杂质的能力,这是经过千百次实验后得出的最大过滤值。在实际使用中,还有40%的有害杂质,不能被纸滤芯有效滤除,在这40%杂质中,由于铁磁性杂质相对细小而坚硬,所以以铁磁性杂质居多,它对发动机损害也就最大,同时现有的机油滤清器的止回阀的止回效果不佳。因此,设计一种清洁效率高且具有良好止回效果的机油滤清器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机油滤清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机油滤清器,包括外壳和磁杆,所述外壳的顶部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封盖的中心处安装有中孔道,所述中孔道的四周安装有若干个环孔,所述外壳的底部两侧均安装有大颗粒收集盒,所述磁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大颗粒收集盒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磁杆的另一端通过螺帽固定在所述大颗粒收集盒的底部,所述磁杆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外壳的底部内壁安装有弹性支撑架,所述弹性支撑架的顶部中心处安装有旁通阀,所述弹性支撑架的上部安装有滤清中心管,所述滤清中心管的外部包裹着滤芯,所述滤芯的底部安装在所述弹性支撑架的顶部两侧,所述滤芯的顶部安装有滤芯端盖,所述滤清中心管的顶部中心处安装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与所述中孔道配合使用,所述密封盖的下部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进油孔,所述进油孔的下部安装有止回阀片,所述进油孔与所述环孔配合使用,所述止回阀片通过若干个弹簧与所述滤芯端盖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滤清中心管上设置有滤清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止回阀片的顶部安装有密封垫圈。
进一步的,所述磁杆为一种钐钴磁铁材料构件。
进一步的,所述磁杆与大颗粒收集盒的底部之间安装有垫片,所述磁杆与大颗粒收集盒通过螺纹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均匀分布在磁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盖和出油管的外壁均与挡板通过焊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机油滤清器,利用止回阀片与进油孔相配合的结构,当无需机油供应时能够快速堵住挡板上的进油孔,止回效率高,效果好,杜绝了发电机出现瞬间断油的现象,保护发动机的工作,磁杆采用钐钴磁铁材料制成,钐钴磁铁材料有着较高的磁能积、可靠的矫顽力和良好的温度特性,可以吸附机油中的铁磁性杂质,减少铁磁性杂质对发动机的损害,同时磁杆便于拆卸,有利于及时清理铁磁性杂质,延长滤清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内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磁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1-外壳;2-大颗粒收集盒;3-磁杆;4-密封盖;5-环孔;6-中孔道;7-滤芯;8-滤芯端盖;9-挡板;10-进油孔;11-出油管;12-止回阀片;13-弹簧;14-滤清中心管;15-旁通阀;16-弹性支撑架;17-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滤冠滤清器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滤冠滤清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63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