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扩容设备及放电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43378.X | 申请日: | 2016-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7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44237 | 代理人: | 阳开亮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深南路科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扩容 设备 放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扩容设备及放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的娱乐性和可玩性越来越高,手机耗电量大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在终端体积一定的情况下,其电池的容量是十分有限,所以经常会出现电池电量不足的情况,于是出现了诸如移动电源或背夹的设备(以下统称为扩容设备)给移动终端充电,在充电的过程中通过将扩容设备的电池电压(3V至 4.35V)转换为5V甚至更高的电压,再由终端的充电电路将5V电压转换为电池充电电压,可以看出整个充电过程至少需要两次电压转换,能量损耗大,并且在电压转化的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发热,影响用户体验和产品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容设备及放电系统,旨在解决在充电时至少需要两次电压转换能量损耗大以及影响用户体验和产品的寿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扩容设备,所述扩容设备对终端进行放电,所述扩容设备包括控制器、放电模块、扩容模块以及扩容设备电池,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放电模块和所述扩容模块相连,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放电模块分别与所述终端和所述扩容设备电池相连,所述扩容模块分别与所述终端和所述扩容设备电池相连;
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模式调节请求信号时,根据所述模式调节请求信号向所述终端发送接受模式调节的响应或者拒绝模式调节的响应,并在发送接受模式调节的响应时通过控制所述放电模块和所述扩容模块调节放电模式。
结合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作为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当所述模式调节请求信号为普通放电模式请求信号时,所述控制器发送接受模式调节的响应。
结合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作为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当针对普通放电模式请求信号发送接受模式调节的响应时,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完成调节模式的响应,控制所述扩容模块停止工作,并控制所述放电模块开始工作,以将扩容放电模式调节为普通放电模式;
其中,所述普通放电模式为控制所述放电模块将所述扩容设备电池输出的电压经过电压变换后为终端供电,所述扩容放电模式为控制所述扩容模块将所述扩容设备电池输出的电压直接为终端供电。
结合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作为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当所述模式调节请求信号为扩容放电模式请求信号时,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扩容设备电池的电压是否大于预设电压值,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则发送接受模式调节的响应,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则发送拒绝模式调节的响应。
结合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作为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当针对扩容放电模式请求信号发送接受模式调节的响应时,根据所述终端电池的电压和所述扩容设备电池的电压调节所述扩容设备的电池与所述终端的电池之间的阻抗,将所述普通放电模式调节为扩容放电模式。
结合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及其第一种实施方式至第四种实施方式,作为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所述放电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扩容设备电池,所述放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终端,所述放电模块的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器;
所述放电模块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电感、二极管以及电容,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为所述放电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为所述放电模块的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电感的第一端,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所述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电容的第一端共接并构成所述放电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为所述放电模块的第二控制端,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电容的第二端共接并构成所述放电模块的第二输入端。
结合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及其第一种实施方式至第四种实施方式,作为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施方式,所述放电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扩容设备电池,所述放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终端,所述放电模块的第一控制端、第二控制端以及第三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普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33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醇解挥发气体吸收冷凝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光学片、模具及电子设备盖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