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以反冲洗前置滤芯的净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3375.6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9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谢新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欣欣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93 | 代理人: | 卢志文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以 冲洗 前置 净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水装置,尤其是一种可以反冲洗前置滤芯的净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净水装置中,前置滤芯长时间使用易堵,寿命短,换芯成本高的问题尚待解决。而部分前置滤芯自身具备反冲洗功能,如中国专利号ZL 201420630652.9和ZL 201610551065.4公开的技术方案,但该结构复杂,造成前置滤芯的成本高,导致整套系统的成本随之上升;另一种冲洗前置滤芯的方案是通过系统管路上的储水桶储水,利用储水桶的净水对前置滤芯进行反冲,如中国专利号ZL201620079795.4公开的技术方案,但管路布置更加复杂,导致施工困难,维护排查困难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净水装置,每次制水后都会用净水反冲前置滤芯,保持前置滤芯清洁,延长前置滤芯的使用周期,降低更换前置滤芯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以反冲洗前置滤芯的净水装置,包括原水进入端、滤芯装置、净水排出端以及排水装置,原水进入端和滤芯装置的进水口之间先后连接有前置滤芯模块和自吸泵,滤芯装置的净水出口与净水排出端之间连接有控制模块,滤芯装置的浓缩水出口与排水装置连接,其特征是;
所述滤芯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安装有反渗透膜,且外壳内还设置有独立的净水储水腔;
所述前置滤芯模块与自吸泵之间分支连接有反冲水管,反冲水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滤芯装置的浓缩水出口,且反冲水管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进一步实施方案:所述排水装置包括排水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滤芯装置的浓缩水出口与排水电磁阀的进水端连接,排水电磁阀的出水端与第二电磁阀连接,反冲水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排水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之间。
作为进一步实施方案:进水口、净水出口以及浓缩水出口分别设置在外壳上;
所述外壳内套设有内壳,反渗透膜固定在内壳内;
反渗透膜中心设有两端贯穿的导水杆,导水杆一端与净水出口连通;
反渗透膜外壁与内壳内壁之间构成进水腔体,进水腔体分别与进水口和反渗透膜的入口连通;
反渗透膜的出口与浓缩水出口接通;
内壳外壁与外壳内壁之间构成净水储水腔;
导水杆另一端通过第一单向阀(也可以为导向阀或逆止阀)与净水储水腔连通;
净水储水腔通过第二单向阀(也可以为导向阀或逆止阀)与进水腔体连通。
作为进一步实施方案:前置滤芯模块包括第一前置滤芯和第二前置滤芯。
作为进一步实施方案:控制模块和净水排出端之间设置有后置滤芯。
作为进一步实施方案:控制模块与后置滤芯之间连接有储水桶。
作为进一步实施方案:控制模块包括单向阀和高压开关。
作为进一步实施方案:排水电磁阀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二电磁阀。
制水时:所述高压开关处于低压时,自吸泵启动,第二电磁阀开,原水经过原水进水端、第一前置滤芯、第二前置滤芯,自吸泵,由进水口进入到反渗透膜;经过反渗透膜过滤后,净水通过净水出口、单向阀、高压开关,储存到储水桶,另外滤芯装置中的净水储水腔同时也储存净水;浓缩水经过浓缩水出口、排水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排出。
冲洗时:当高压开关达到高压值时,自吸泵延时关闭,排水电磁阀启动,原水对反渗透膜冲洗,冲洗水从第二电磁阀排出,自吸泵关闭;自吸泵关闭的同时,第二电磁阀关闭,第一电磁阀打开,滤芯装置中净水储水腔的净水经排水电磁阀,第一电磁阀,反冲水管、反冲第二前置滤芯和第一前置滤芯,然后从原水进水端排出;从而完成前置滤芯模块的清洗。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自吸泵机型;从无压的水容器中抽取原水进行制水;这类机型应用于广大非自来水管道的场合。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前置滤芯模块(PP棉、活性炭等)易堵,寿命短,换芯成本高的问题。每次制水后都会用净水(滤芯装置中净水储水腔的净水)反冲前置滤芯,保持前置滤芯的清洁。
作为另一实施方案:排水装置为废水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一种可以反冲洗前置滤芯的净水装置,其结构简单、合理,每次制水后都会用净水反冲前置滤芯,保持前置滤芯清洁,延长前置滤芯的使用周期,降低更换前置滤芯的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欣欣,未经何欣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33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