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CBA快速检测台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37512.5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2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仝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威达智能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9 | 代理人: | 乔会霞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cba 快速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CBA快速检测台。
背景技术
对于已经焊接好的电路板,为了避免不良品流到下一个工序,就要对PCB板进行一个功能的测试,在现有技术中针对大量的PCB板来说,每个都要进行光板测试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并且测试时与电源连接均需要一个一个来,这样的测试就很不方便,于是现阶段急需一种快速检测设备来完成大量的PCB板的检测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PCBA快速检测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PCBA快速检测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垫块,所述垫块用于放置待检测的PCB板,所述底座上设有检测台电源负极和检测台电源正极,且所述检测台电源负极、检测台电源正极分别与待检测PCB板上的导电簧负极、导电簧正极相对应设置,当检测PCB板时,PCB板上的导电簧负极、导电簧正极分别与所述检测台电源负极、检测台电源正极相接触并连通。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能同时容纳至少一个PCB板进行检测。
优选地,所述检测台电源负极为一个整体结构,形状为长条状;所述检测台电源正极为独立结构,每一个检测台电源正极均与所述PCB板上导电簧正极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垫块为两个,且平行设置,起到支撑PCB板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PCB板上安装有红外发射管。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PCBA快速检测台能同时检测多个PCB板 ,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另外,电源正、负极的设置只要将PCB板的导电簧正、负极与之相接触即可,省去了加装电源的时间,节省了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PCBA快速检测台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 底座、2 垫块、3 检测台电源负极、4检测台电源正极、6 导电簧正极、7导电簧负极、8 PCB板、9触点、10红外发射管。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PCBA快速检测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垫块,所述垫块用于放置待检测的PCB板,所述底座上设有检测台电源负极和检测台电源正极,且所述检测台电源负极、检测台电源正极分别与待检测PCB板上的导电簧负极、导电簧正极相对应设置,当检测PCB板时,PCB板上的导电簧负极、导电簧正极分别与所述检测台电源负极、检测台电源正极相接触并连通。
如图1所示,一种PCBA快速检测台,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垫块2,所述垫块2为两个,且平行设置,所述垫块2用于放置待检测的PCB板8,对PCB板8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底座1上设有检测台电源负极3和检测台电源正极4,所述检测台电源负极3和检测台电源正极4分别与外部电源负极、外部电源正极连接,本实施例中,检测台电源负极3为一个整体结构,形状为长条状;所述检测台电源正极4为独立结构,每一个检测台电源正极4均与所述PCB板8上导电簧正极6对应设置,当检测PCB板8时,PCB板8上的导电簧负极7、导电簧正极6分别与所述检测台电源负极3、检测台电源正极4相接触并连通。
本实施例中,检测台底座1上有一个待检测PCB板8,根据需要,可以改变底座1的尺寸,同时放置多个PCB板8进行检测,节省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
本实施例中检测PCB板方法步骤:
检测台电源负极、检测台电源正极分别与外部电源的正极、负极相连,待检测PCB板放置在垫块上,PCB板8的导电簧负极、导电簧正极分别与所述检测台电源负极、检测台电源正极相接触并连通,作业员模拟遥控器的操作,按下,PCB板8上的任意一个触点9,合格的PCB板8此时会通过安装在PCB板8上的红外发射管10发码,红外发射管10发码就是红外发射管10对准检码仪器,如果检码仪器有码值出现,就说明该PCB板8为合格产品;而不合格的PCB板8此时将不能通过红外发射管10发码,作业员剔除不合格的PCB板8将合格的PCB板8传递到下道工序,完成作业。
在此说明书中,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做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威达智能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威达智能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375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轮(QS‑009)
- 下一篇:行车记录仪后视镜(A2+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