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盖压形模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29801.0 | 申请日: | 2016-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6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华;蔡晓清;王洪臣;张宝东;李亚英;于春秋;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2/02;B21D53/88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11011 | 代理人: | 袁孜 |
地址: | 10007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盖压形 模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履带车辆冲压件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盖压形模具装置。
背景技术
我厂生产的一种后盖,每年各种车型需借用此产品,固成批量生产,任务重、工作量大。在生产此种零件时,四周立边以往都采用人工焊接操作方式完成,加强筋部分也是借用不规范的相似筋使用来完成最终产品,不但消耗人力、物力,且严重拖延操作节拍、延误生产进度。
目前此产品的四周立边均需焊接,加强筋借用不规范的相似加强筋完成,如若焊接质量不能够保证,不规范的加强筋不匹配,则完成后的产品的外观和使用都受到严重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后盖压形模具装置,使后盖的生产一次成形。解决了车辆后盖成形难、卸料难的问题,可靠的保证了压形操作工艺节拍,缩短了完成产品操作的时间,从而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和冲压件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后盖压形模具装置,由下模板、凹模、定位板、上模板、顶料板、凸模、上模板、卸料板组成;凹模由4个小凹模块组成,4个小凹模块为凹模的四个边角方向的四部分,4个小凹模块共同组成了模具的凹模结构;卸料板位于凹模之上,与凹模固定;卸料板位于两零件左右两侧处,与零件相邻的部位有一缺口,缺口形状是将卸料板的一个直角顶去掉,缺口为矩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具装置完成产品整体压形,此装置的设计,摒弃了通常使用人工操作的模式,通过凸模、凹模总成及卸料板的缺口的结构,解决了成形和卸料难的困难、同时达到了产品质量合格、外形美观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盖压形模具装置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凸模、凹模总成、顶料板、卸料板局部放大图;
图4凸模视图;
图5顶料板视图;
图6凹模总成视图;
图7卸料板视图。
其中1.下模板 2.凹模 3.定位板4.上模板 5.顶料板 6.凸模 7.上模板 8.卸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盖压形模装置,由下模板1、凹模总成2、定位板3、上模板4、顶料板5、凸模6、上模板7、卸料板8组成。
凹模由4部分小块凹模组成,共同组成了模具的凹模结构,为了方便制造凹模。
卸料板8位于凹模之上,与凹模固定;卸料板8位于两零件左右两侧处的零件相邻的部位有一缺口,将卸料板8的一个直角顶去掉;缺口为矩形。
如图7所示,卸料板8与零件相邻的部位有一缺口;当零件压形结束后,零件随凸模带出,零件外沿被卸料板8矩形缺口的上沿卡住,从而可以将零件取下。
通过用定位板3将毛坯料定位,在凸模6和凹模总成2的作用下完成成形,压形结束后零件被卸料板8顶出,取下零件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把上、下模板分别固定在机床上下台面相应的位置上,通过定位板3将毛坯料置于模具上的合适位置,然后通过机床离合器开关使压力机主轴旋转驱动滑块带动模具上模部分下行,在凸模6和凹模2的作用下完成成形,在压形结束后,机床滑块带动上模部分上行,零件被两侧的卸料板8的缺口上边沿卸下,然后从模具上取出零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298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