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热型风机盘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29688.6 | 申请日: | 2016-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1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宾;杨亚帅;郝梦琳;高丽媛;赵艺茵;左德功;齐承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3/16;F24F13/30;F24F1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2210 | 代理人: | 李济群,付长杰 |
地址: | 300130 天津市红桥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热 风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热型风机盘管系统。
背景技术
能源作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与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而目前能源短缺己经成为人类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且由能源问题所带来的气候变暖,污染等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新能源的开发以及各项节能措施的施行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中国属于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但是太阳能由于天气、时间、以及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具有间断性、能量密度低的特点,不能提供连续稳定的热量,蓄热成为了太阳能供暖系统应用的重中之重。但是,目前国内太阳能蓄热多数为水蓄热,存在系统形式、运行工况单一等问题,而且现有的风机盘管系统也是采取大体积水箱储存得太阳能热量,水箱体积一般为几十吨甚至上百吨,而且蓄热时间短,由于储能密度小和占用空间大等缺陷限制了太阳能蓄热的使用。因此,需要一种自带高效蓄热的风机盘管来代替大体积蓄热水箱以解决太阳能供能的不稳定性缺陷,使太阳能实现最大限度有效利用。
目前人们不仅关注室内的热舒适性,而且越来越追求室内空气品质,人们室内生活和工作条件越来越现代化,房屋越来越趋于“密闭化”,随之带来的“室内污染”、“换气不足”等问题日趋严重。根据我国现行的暖通设计规范,为了提高能耗的效率,建筑物的密封性增强,引入的新风量比较低,因此空调风机盘上滋生的细菌病毒和室内装修材料长期散发有害的污染物会使室内空气中污染形成累积效应,引起室内空气质量下降甚至恶化,因空调的污染而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现象已时有发生,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影响正在慢性地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综上所述,设计一种既能储存太阳能热量保证室内热舒适性,又能保证生活环境的空气品质的空调设备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拟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蓄热型风机盘管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了太阳能的光热能源及相变储热技术进行向室内提供持续不断的热量供应。通过利用相变材料储能密度大、体积变化小、而且吸收或者释放热量的过程温度基本恒定等优点来克服太阳能能流密度不均匀,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等缺点,并且改变了传统以大体积水箱显热式储热的方式,更加有利于安装和推广。该系统同时还能净化空气,不仅防止室外污染浓度高的空气进入室内,还能有效解决被广泛关注的室内空气质量、室内有害物质散发等问题。该系统既能在冬季持续维持室内的热舒适性,又能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同时节约了能源,保护了环境,对建筑节能以及生态发展有很大积极影响。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蓄热型风机盘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风机盘管主机、平板集热器、加热管进水管、加热管出水管、集热器进水管、集热器出水管、放热循环管段、循环水泵、微型静音水泵和三通换向阀(S1、S2);平板集热器的出水端通过集热器出水管、三通换向阀(S1)、加热管进水管与风机盘管主机的进水口连接,风机盘管主机的出水口通过加热管出水管、三通换向阀(S2)、循环水泵、集热器进水管与平板集热器的进水口连接;三通换向阀(S1)和三通换向阀(S2)的第三端分别连接放热循环管段的两端,放热循环管段上设有微型静音水泵;
所述风机盘管主机包括主机外壳、保温材料、主机内壳、风机、盘管、调控阀、绝热箱体、加热管和空气处理结构,在风机盘管主机沿送风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新风口和送风口,在主机内壳内沿送风方向依次布置着空气处理结构、风机和盘管,风机的进风口正对空气处理结构,风机的出风口正对盘管;在风机盘管主机底部,且位于空气处理结构区域内开有回风口;在位于风机所在位置的主机外壳和主机内壳之间的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内,均设置有一个绝热箱体;在两个绝热箱体之间缠绕有加热管,加热管的一端通过电动二通阀与加热管进水管连接,加热管的另一端穿入主机内壳与盘管的进水端相连接,盘管的出水端与加热管出水端相连;在加热管与绝热箱体之间的蓄热空间内填充相变材料,加热管与相变材料之间穿插着肋片,肋片与加热管固定;主机内壳和主机外壳之间的空隙由保温材料填充;所述调控阀设置在主机外壳的侧面上,调节阀分别与电动二通阀和风机电连接;
所述空气处理结构包括新风百叶、回风百叶、格栅、滤芯过滤层、活性炭吸附层、生物酶净化层和负离子净化层;所述新风百叶和回风百叶分别安装在新风口和回风口的外侧;在新风口和回风口的内侧均设置有格栅;在回风口后端,且在主机内壳内,沿着送风方向依次布置有滤芯过滤层、活性炭吸附层、生物酶净化层和负离子净化层,负离子净化层正对风机的进风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296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印扩散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抗刮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