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气源城市燃气供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26529.0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0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肖静平;陈汝虹;刘辉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奥燃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4 | 分类号: | F17D1/04;F17D3/01;F17D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气源 城市 燃气 供气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燃气供气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气源城市燃气供气系统。
背景技术
天然气是一种洁净环保的优质能源,几乎不含硫、粉尘和其他有害物质,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少于其他化石燃料,造成温室效应较低,因而能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此外天然气经济实惠、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因此逐步进入社会生活的领域。由于天然气需要采用管道输送进入下游客户,实际输送过程中往往采用多气源供气模式,综合考虑成本因素,这就会造成供气热值不稳定,需要对城市供气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以达到下游客户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气源城市燃气供气系统,自动调节参混比例以达到客户要求的热值,实现多种气源同时供应城市消耗使用,有利于控制供气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气源城市燃气供气系统,包括燃气管道和PLC控制系统,所述的燃气管道上顺序安装有球阀、过滤器、涡轮流量计、电动调节阀、热值仪、氧含量分析仪和静态混合器;所述的PLC控制系统分别连接涡轮流量计、电动调节阀、热值仪和氧含量分析仪。
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涡轮流量计上安装有压力变送器、流量变送器和温度变送器。
更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PLC控制系统分别连接压力变送器、流量变送器和温度变送器。
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热值仪和氧含量分析仪设置在电动调节阀和静态混合器之间的的燃气管道上。
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静态混合器分别连接上游气源A、上游气源B和下游客户的燃气管道。
更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静态混合器和下游客户之间的燃气管道上还安装有压力变送器、热值仪和氧含量分析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对多种气源的热值进行分析检测,自动调节参混比例以达到客户要求的热值,实现多种气源同时供应城市消耗使用,有利于控制供气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上游气源A;2.上游气源B;3.球阀;4.过滤器;5.压力变送器;6.流量变送器;7.温度变送器;8.涡轮流量计;9.电动调节阀;10.燃气管道;11.热值仪;12.下游客户;13.氧含量分析仪;14.静态混合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以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优点进行更深入的诠释。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气源城市燃气供气系统,包括燃气管道10和PLC控制系统,所述的燃气管道10上顺序安装有球阀3、过滤器4、涡轮流量计8、电动调节阀9、热值仪11、氧含量分析仪13和静态混合器14,涡轮流量计8上安装有压力变送器5、流量变送器6和温度变送器7,热值仪11和氧含量分析仪13设置在电动调节阀9和静态混合器14之间的的燃气管道10上,静态混合器14分别连接上游气源A1、上游气源B2和下游客户12的燃气管道10,静态混合器14和下游客户12之间的燃气管道10上还安装有压力变送器5、热值仪11和氧含量分析仪13;所述的PLC控制系统分别连接涡轮流量计8、电动调节阀9、热值仪11和氧含量分析仪13,还连接压力变送器5、流量变送器6和温度变送器7。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PLC控制系统接收涡轮流量计8上安装的压力变送器5、流量变送器6和温度变送器7所采集的数据,还接收热值仪11和氧含量分析仪13所检测的数据,PLC控制系统通过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控制电动调节阀9的工作,即控制进入静态混合器14掺混的各种气源的比例,从而达到下游客户12所需天然气的热值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两种待掺混的气体,一个为主用气源,一个为随动气源,随动气源自动跟随主动气源的流量变化而变化,按照事先设定好的比例进行掺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奥燃气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奥燃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265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