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六轴定位的下出线加工铣床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23630.0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6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戴成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协同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3/00 | 分类号: | B23C3/00;B23C9/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位 出线 加工 铣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六轴定位的下出线加工铣床。
背景技术
下出线是断路器中所使用的一种连接配件,下出线的结构包括一体相连的本体和侧连接柱,所述本体和侧连接柱均为圆柱形,本体的二个端面具有沉台,本体的中央设有贯穿的圆角矩形孔;所述本体的二侧设有沉头孔,所述侧连接柱的端面设有连接孔。在该下出线的外形成型后,还需要对其表面上的端面孔、沉头孔以及圆角矩形孔的内径等进行加工。由于,该下出线二侧的沉头孔互相对称,对角度和尺寸的要求都较高,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精确地校对和固定。现有的加工方法,仅将下出线安装于一个分度盘上,需要通过较为复杂的对正校平,才能加工其中一侧的沉头孔;而后,还需要将分度盘180°旋转,进行第二次固定,并加工另一侧的沉头孔。这种装夹方式,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且由于分度盘的原因,也引入了误差,使得产品的加工效率下降,生产效率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六轴定位的下出线加工铣床,可进行六轴定位矫正,且仅需一次调平矫正工作,就可完成一批下出线的加工,降低了装夹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六轴定位的下出线加工铣床,所述下出线包括一体相连的本体和侧连接柱,所述本体为圆柱形,且本体的中心具有圆角矩形的贯通孔,所述侧连接柱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外侧面;所述本体的二侧具有二组贯通的待加工的沉头孔;
该加工铣床包括铣刀、平移平台、基座、卡接板、定位圈、一级调平件、二级调平件、复数个一级调平螺栓和二级调平螺栓;所述基座安装于所述平移平台,并随该平移平台在水平面内调整位置;
所述一级调平件具有水平连板和竖直连板,且该水平连板和竖直连板互相以垂直的角度锁接固定;所述水平连板通过复数个一级调平螺栓锁接定位于所述基座,通过改变该复数个一级调平螺栓的高度,可改变所述水平连板的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该竖直连板通过复数个所述二级调平螺栓锁接固定于所述二级调平件,通过改变该复数个二级调平螺栓的长度,可改变所述二级调平件的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所述定位圈锁接于所述二级调平件,待加工的下出线的其中一端面卡接于所述定位圈,其中另一端面与所述卡接板相配合,所述卡接板与所述定位圈锁接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还包括缓冲固定块,该缓冲固定块采用弹性材料,并锁接固定于所述二级调平件的表面,且与所述下出线的外侧面相抵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一级调平螺栓为四个,分设于所述水平连板的四角。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二级调平螺栓为四个,分设于所述竖直连板的四角。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水平连板和竖直连板通过二个直角筋条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一级调平件和二级调平件可分别改变所固定的下出线的水平形态和竖直形态,实现六轴定位;通过定位圈和卡接板沿二侧夹持固定下出线,不易造成下出线的变形,也不影响侧面沉头孔的加工,符合实际需求。当加工二侧的沉头孔时,仅需要进行一次调平矫正工作,随后的装夹将不会影响整体的倾斜程度,降低了装夹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六轴定位的下出线加工铣床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出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六轴定位的下出线1加工铣床,所述下出线1包括一体相连的本体12和侧连接柱11,所述本体12为圆柱形,且本体12的中心具有圆角矩形的贯通孔13,所述侧连接柱11设置于所述本体12的外侧面;所述本体12的二侧具有二组贯通的待加工的沉头孔14;
该加工铣床包括铣刀、平移平台、基座2、卡接板6、定位圈5、一级调平件3、二级调平件4、复数个一级调平螺栓8和二级调平螺栓9;所述基座2安装于所述平移平台,并随该平移平台在水平面内调整位置;加工铣床结构与现有的铣床结构相同的部分,本实施例的附图中未体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协同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协同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236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近场通信功能的芯片
- 下一篇: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