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散农村污染源新型一体化微动力膜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23172.0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7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李良海;刘伟;戴自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浩能源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95 | 代理人: | 王洪娟 |
地址: | 510062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散 农村 污染源 新型 一体化 微动 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散农村污染源新型一体化微动力膜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完善,农村污水处理覆盖率却远远低于国家要求。农村污水处理的方法可分为集中式污水处理和分散式污水处理。由于我国农村分布较分散,收集困难,传统集中式污水处理由于存在污水收集难。管网投资高、占地面积大、建造周期长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污水处理率和COD减排量。现有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有的仅采用单一的好氧生化处理工艺,脱氮除磷不够理想;单一的曝气方式,能耗高;人工湿地等植物处理法占地太大,受气候影响,运行不够稳定。针对上述情况,开发一种农村分散污染源新型一体化微动力膜处理设备非常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应用广泛的用于处理污水的一体化微动力膜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散农村污染源新型一体化微动力膜处理设备,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有按照污水处理过程依次连通的格栅渠、均质区、厌氧区、兼氧区、好氧区,所述格栅渠内部设有上端靠向均质区的倾斜布置的格栅,所述均质区与厌氧区通过配水槽连通,所述厌氧区和兼氧区内部均设有聚丙烯填料,所述好氧区设有飘悬式膜组件、可提升式曝气管以及气提回流管。
进一步的,上述的新型一体化微动力膜处理设备中,所述格栅渠下层还设有应急事故区,所述应急事故区通过管道与设置在均质区、厌氧区、兼氧区和好氧区上部的溢流口相连,在设备出现事故时,保证出水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上述的新型一体化微动力膜处理设备中,所述兼氧区内设有折流系统,引导污水的流向。
进一步的,上述的新型一体化微动力膜处理设备中,所述均质区、厌氧区、兼氧区和好氧区均通过过流孔重力式配水,污水自流经过均质区、厌氧区、兼氧区和好氧区。
进一步的,上述的新型一体化微动力膜处理设备中,所述兼氧区在与好氧区的连通处的好氧区一侧设有挡板,均匀配水,防止进水发生短流或者异重流现象。
进一步的,上述的新型一体化微动力膜处理设备中,所述兼氧区的底部设有坡度及倒角,防止兼氧区出现死区,有利于兼氧区底部快速形成污泥层,并且在该区域的最低点设有污泥气提管,根据需要定期将多余污泥提升至好氧区进行处理。
进一步的,上述的新型一体化微动力膜处理设备中,所述厌氧区和兼氧区内的聚丙烯填料的高度为2.0m-2.5m,表面积大,抗老化,功能性菌种可固化于填料中,增强系统处理效率。
进一步的,上述的新型一体化微动力膜处理设备中,所述好氧区设有的飘悬式膜组件通过软性连接构件柔性连接,将水流和气流的作用力转移至连接软管上,大大降低膜丝根部的受力,膜寿命较长;所述可提升式曝气管通过位于好氧区内部两侧的固定支架安装在好氧区内,设备维护极为方便,降低设备的技术要求;所述气提回流管两端分别连通兼氧区和好氧区,好氧生化后的混合液经过可气提回流管回流至兼氧区与进水混合,进行反硝化脱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MBR与A/O有机结合方式处理农村分散污染废水,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能力。设备内部无需动力提升设施,依靠重力自流配水,同时将低需气量的膜组件置于好氧区内,充分利用膜气洗,两者有机优化可显著降低能耗,同时采用气提方式进行混合液回流,所需设备较少,节省运行成本。曝气装置采用可提升曝气管,膜组件采用单端连接飘悬式膜组件,整个设备维护检修极为方便
(2)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由于采取地埋式结构,便于绿化景观,经过处理之后的水质好,可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可回用;一体化设备可根据原水水质进行灵活配置,设备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同时,本设备专业技术要求较低,自动化程度高,高度集成化,其操作简单,施工周期短,无需特殊维护,设备安全性高,且产生较少的有机污泥。在脱氮除磷方面效果显著,具有运行成本低,节省能耗等优势,能够很好地解决现状农村污水处理难题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格栅渠;11、格栅;2、应急事故区;3、均质区;4、厌氧区;41、聚丙烯填料;42、配水槽;5、兼氧区;51、折流系统;6、好氧区;61、挡板;62、可提升式曝气管;63、飘悬式膜组件;64、软性连接构件;65、固定支架;66、气提回流管;7、溢流口;8、动力设备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浩能源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浩能源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231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式生物滤池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盐有机工业废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