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穿戴设备的手机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19666.1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3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睩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4 | 分类号: | H04M1/04;H04B1/3827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1 | 代理人: | 冯燕青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戴 设备 手机 夹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手机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VR技术和手机技术的发展,各种可穿戴设备中不仅可以预设显示器,也可以直接在手机中播放软件。但是现有的各种手机夹持装置还限于车辆使用等日常单独使用中,无法集成至各种可穿戴设备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不足,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手机夹持装置,以实现适用于可穿戴设备中方便牢固夹持手机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可穿戴设备的手机夹持装置,包括底板,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其中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通过调节装置与底板活动连接;第一背板的上侧设有第一夹持部,第二背板的下侧设有第二夹持部和第三夹持部;其中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和第三夹持部均位于底板上方,共同实现手机的夹持固定;所述第一夹持部固定连接在第一背板上,第二夹持部固定连接在第二背板上,第三夹持部活动连接在第二背板上。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夹持部通过固定轴连接在第二背板上,第三夹持部穿设在固定轴上,可沿固定轴左右移动。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夹持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位于底板的下方。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通过拉簧相互连接。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的两端分别通过拉簧连接。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上分别设有两个调节孔,调节装置设有两个调节臂,两个调节臂的中间位置相互铰接,调节臂的四个端部分别位于一个调节孔中,并可在调节孔中左右滑动。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和第三夹持部均设有夹持槽,所述夹持槽的开口宽度大于槽底宽度。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槽的槽底宽度小于手机的厚度。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槽的外壁均设有多道加强筋。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和第三夹持部的夹持槽长度不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可穿戴设备的手机夹持装置针对可穿戴设备的特点,合理设计了手机夹持装置,可以方便牢固的夹持手机。特别的,针对可穿戴设备的特点,手机夹持装置需设置在可穿戴设备外壳内,空间狭小,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两侧三个夹持设备,其中还设有一个活动夹持装置,可以针对不同型号可进行有效调节,避免误触手机侧面的功能按键。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手机夹持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手机夹持装置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手机夹持装置第二个不同角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为了清楚的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夹持装置的形状和位置,图1实质为去掉部分外壳的一种可穿戴设备。
图2是图1中的手机夹持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手机夹持装置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图4是图2中的手机夹持装置第二个不同角度的示意图。结合图1,图2和图3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可穿戴设备的手机夹持装置,包括底板11,第一背板21和第二背板22。
其中底板11为手机背面提供支撑。底板11为近似长方形的薄板,在两侧分别设置缺口。本实施例中,底板11一侧在中间位置设置较大缺口,另一侧再两端分别设置一个缺口。
第一背板21和第二背板22均位于底板11的背面,两块背板相对设置。第一背板21和第二背板22通过调节装置23与底板11活动连接,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背板21和第二背板22的两端分别设置拉簧24,第一背板21和第二背板22通过拉簧相互连接,以此来适应不同宽度的手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睩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睩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196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