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油泵体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15214.6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4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史祥龙;童建;史忠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创新机油泵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13/00 | 分类号: | F16N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112 | 代理人: | 黄明哲,朱戈胜 |
地址: | 211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油泵体。
背景技术
由于市场对轻型卡车的需求较大,特别是低速高负载的车型,此类发动机对机油泵的质量要求很高。鉴于采油机结构设计需要,机油泵安装空间有限,同时机油流量大、转速不高,现在的机油泵结构复杂,不便于安装,且密封性差、易漏油;同时机油泵体大多数为铸铁,且泵体上没有开设渗油孔,导致泵体易生锈,减少了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油泵体,解决现有技术中机油泵体结构复杂,不便于安装,且泵体上没有开设渗油孔,导致泵体易生锈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油泵体,包括一体成型的底座和主体部件,所述主体部件中开设有腔体,腔体包括圆柱形转子腔、进油腔和出油腔,主体部件侧壁上开设有进油孔和出油孔,进油孔与进油腔连通,出油孔与出油腔连通;所述机油泵体上开设有转轴安装孔,转轴安装孔的一端与腔体连通,且另一端穿出底座,转轴安装孔为三阶阶梯孔,从左向右依次为衬套安装孔、油封安装孔、轴承安装孔和卡簧安装孔,且孔径半径依次增大;所述主体部件侧壁开设有限压阀安装孔,限压阀安装孔分别与进油腔和出油腔连通;所述主体部件侧壁上还开设有渗油孔,渗油孔与进油腔连通;所述泵体与泵盖结合的面上绕腔体开设有环形密封槽。
渗油孔的孔径很小,大约1mm,通过设置渗油孔,使进油腔中一小部分机油渗到泵体的外壁,起到防锈的作用。通过设置油封安装孔和环形密封槽,用于分别安装油封、O形密封圈,防止腔体中机油泄露。通过设置卡簧安装孔,用于安装卡簧,防止轴承沿轴向窜动。该机油泵体结构设计巧妙,体积小,便于安装。
进一步该改进,所述泵体与泵盖的结合面外缘为圆形,该结合面上开设有三个安装孔,便于和泵盖配合安装。
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子腔的高度为泵体高度的1/4—1/5。
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油腔和出油腔均为弧形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所述渗油孔的孔径很小,大约1mm,通过设置渗油孔,使进油腔中一小部分机油渗到泵体的外壁,起到防锈的作用。通过设置油封安装孔和环形密封槽,用于分别安装油封、O形密封圈,防止腔体中机油泄露。通过设置卡簧安装孔,用于安装卡簧,防止轴承沿轴向窜动。该机油泵体结构设计巧妙,体积小,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机油泵体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B-B剖视图。泵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正视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图6为图4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6所示,一种机油泵体,包括一体成型的底座1和主体部件2,所述主体部件2中开设有腔体,腔体包括圆柱形转子腔7、进油腔3和出油腔4,主体部件侧壁上开设有进油孔13和出油孔14,进油孔13与进油腔3连通,出油孔14与出油腔4连通;所述机油泵体上开设有转轴安装孔,转轴安装孔的一端与腔体连通,且另一端穿出底座1,转轴安装孔为三阶阶梯孔,从左向右依次为衬套安装孔8、油封安装孔9、轴承安装孔10和卡簧安装孔11,且孔径半径依次增大;所述主体部件侧壁开设有限压阀安装孔12,限压阀安装孔12分别与进油腔3和出油腔4连通;所述主体部件侧壁上还开设有渗油孔5,渗油孔5与进油腔3连通;所述泵体与泵盖结合的面上绕腔体开设有环形密封槽6。
在本申请涉及的左、右以图4所示的左、右向为准。
渗油孔的孔径很小,大约1mm,通过设置渗油孔5,使进油腔3中一小部分机油渗到泵体的外壁,起到防锈的作用。通过设置油封安装孔和环形密封槽,用于分别安装油封、O形密封圈,防止腔体中机油泄露。通过设置卡簧安装孔,用于安装卡簧,防止轴承沿轴向窜动。该机油泵体结构设计巧妙,体积小,便于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泵体与泵盖的结合面外缘为圆形,该结合面上开设有三个安装孔,便于和泵盖配合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子腔7的高度为泵体高度的1/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油腔3和出油腔4均为弧形槽。
本实用新型中未做特别说明的均为现有技术或者通过现有技术即可实现,而且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创新机油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创新机油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152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