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捷式三角口红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06363.6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4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优特(苏州)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D40/06 | 分类号: | A45D4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捷 三角 口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妆品包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捷式三角口红管。
背景技术
口红是所有唇部彩妆的总称,又称唇膏、唇棒,能够使唇部红润有光泽,达到滋润、保护嘴唇,具有增加面部美感以及修正嘴唇轮廓的作用。口红管是一种用于存放口红膏体的包装管,为了美观,口红管的外表面可以设计成不同图案、不同颜色。而对于口红管来说,还具有使用便捷的特点,口红管主要由盖体和管体组成,其中管体包括中束芯和底座,中束芯包括珠子、中束,珠子主要起到承载口红膏体的作用,通过盖体与管体的相互配合保护口红膏体免受外界的污染。
盖体和管体通常采用凸点或突圈卡合的方式配合,但是在口红的使用及存放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增加,盖体与管体之间的配合紧密度下降,甚至造成盖体从管体脱落的现象,从而将导致外界的灰尘进入管体内部污染产品,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捷式三角口红管,采用第一卡合突圈和第二卡合突圈结合的卡合方式,解决了传统口红管底座与管盖配合不紧密,长时间使用容易脱落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携式三角口红管,包括底座和管盖;所述底座轴向分为底部托承部和颈部连接部;所述底部托承部与所述管盖的外廓为三棱柱形;所述颈部连接部与所述管盖的内壁卡合连接;所述颈部连接部周向设置有第一卡合突圈和第二卡合突圈;所述管盖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卡合突圈和第二卡合突圈配合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
优选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中束、珠子、中节、驱动杆;所述中节底部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所述中节内部为中空管状结构,内壁有螺旋;所述驱动杆安装于所述中节内,并与所述螺旋咬合;所述驱动杆顶部连接有所述珠子;所述中束套设与所述珠子外侧;所述中束周向活动安装于所述颈部连接部内,所述中束内壁与所述中节的外壁轴向固定卡合。
优选的,所述颈部连接部轴向分为连接段和卡合段;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底座托承部连接,所述连接段轴向由三角形收束为圆形,呈锥形结构;所述卡合段为圆柱形,所述卡合段由底部向顶部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卡合突圈和第二卡合突圈;所述第一卡合突圈为圆弧形突起;所述第二卡合突圈为梯形突起。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合突圈和第二卡合突圈的间距为1-2mm,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的间距比所述第一卡合突圈和第二卡合突圈的间距小0.1-0.2mm。
优选的,所述珠子为三棱柱形,内部形成三棱柱形的膏体槽。
优选的,所述中束伸出所述底座,伸出部分外廓轴向由圆形收束为三角形,呈锥形结构。
优选的,还包括加重块,所述加重块安装于所述底座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外廓采用三棱柱结构,横向放置稳固,不会发生滚动;采用第一卡合突圈、第二卡合突圈与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的配合卡合方式,与传统的卡合配合方式相比,密封效果更好;同时,第一卡合突圈与第二卡合突圈的形状不一致,使卡合效果进一步提升;而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的间距比所述第一卡合突圈和第二卡合突圈的间距小0.1-0.2mm,因为长期使用过程中,上述卡合部件的咬合点在不停改变,不会因为长时间使用导致卡合处磨损,使底座与管盖之间容易脱落。同时本实用新型的中束前端外廓轴向由圆形收束为三角形,珠子为三棱柱形,一方面使用时握持的效果更好,使用更方便,另一方面传统口红管为圆筒形的珠子,与三棱柱体相比,珠子容纳的唇膏更多,浪费更大,同时唇膏为圆柱形的话,因为没有棱角,很难细致的对唇角等部位进行涂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不同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口底座与管盖卡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6、图7是本实用新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束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底座与中束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外形轮廓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底座2.管盖3.中节
4.驱动杆5.珠子6.中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优特(苏州)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比优特(苏州)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063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富硒米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香樟树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