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水防尘控温电控柜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03310.9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3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高德峰;张辉;姜德彬;生财有;胡丹;于化涛;朱春旭;黄海滨;尹景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光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28 | 分类号: | H02B1/28;H02B1/5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212 | 代理人: | 高永德,李洪福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防尘 控温电控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水防尘控温电控柜,涉及一种供电设备,具体为一种具有防水防尘控温功能的电控柜。
背景技术
电控柜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者半封闭的金属柜中,其布置满足于电力系统正常运行要求,便于维修,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及周围设备安全的控制柜。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控柜已成为生产中重要的设备之一,应用于大型机械和各行各业中,设备的安全运行是生产的必要保证。
然而,现有的电控柜普遍存在如下问题:电控柜运行时温度过高,散热性能差,造成箱内电子元器件的损坏,缩短电控柜的使用寿命甚至导致电控柜无法正常工作。柜门四周空隙、门把手、等都是空气中的水和灰尘进入电控柜的主要途径,普遍电控柜都缺少防水防尘的保护,或者是防水防尘做的不到位。电控柜内部各个电磁信号相互干扰,影响电控柜工作效率。因此现有的电控柜存在易进水、易进灰、散热差、电磁环境不佳等诸多问题。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防水防尘控温电控柜,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防水防尘控温电控柜。用以克服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防水防尘、散热性能佳、电磁环境良好的电控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水防尘控温电控柜,包括柜体及装于柜体前部柜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柜门的四周边缘设置有U型防水槽;柜门为两扇对开结构,两个柜门上部的U型防水槽的相接处设置有密封条;在柜体后侧顶部设置有U型防水槽;雨水进入U型槽后,会从电控柜的两侧流出,防止雨水进入电控柜内部,有效的保护柜内电子元器件,使本实用新型电控柜具有良好的防水性。两扇柜门一扇上设置有电控柜门把手、钥匙锁,另一扇上设置有热交换器;柜体的后面板中间位置开有电机动力线出孔,电控柜内部电动机接线会通过电机动力线出孔外接,这样就可以防止其干扰电控柜柜内的电磁信号,形成电磁隔离。有效地保证了电控柜柜内良好的电磁环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交换器包括:两个进风口风扇、两个出风口风扇、热交换片;热交换片设置于热交换器内部中间位置,它会使内部的受热面积扩大;进风口风扇设置在热交换器外侧壳体上,位于热交换片的上部,进风口风扇将电控柜外部空气吹到热交换片上,使其降温,从而达到降低电控柜柜内的运行温度;进风口风扇的外部为百叶进风口,这样不仅有效地控制柜体内的运行温度,而且也保证了电控柜的封闭性。出风口风扇设置在热交换器内侧壳体上,位于热交换片的下部,它会使内部的受热面积扩大,通过热交换片使其受热面积增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交换器内侧壳体的上部设置有开放式的通孔,下部设计有可封闭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柜门四周、柜门把手缝隙都设有密封装置,防止空气中灰层进入柜内,确保电控柜的封闭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
1、本实用新型的柜门上部及柜体后侧上部设置有U型防水槽,避免柜内电子元器件损坏,从而使得电控柜具有防水功能;
2、本实用新型的柜门上设置有热交换器,这样不仅有效地控制柜体内的运行温度,而且也保证了电控柜的封闭性。
3、本实用新型柜体的后面板上设置有动力线出孔,电控柜内部电动机接线会通过出孔外接,可以防止其干扰电控柜柜内的电磁信号,形成电磁隔离,有效地保证了电控柜柜内良好的电磁环境;
4、本实用新型两个柜门上部的U型防水槽的相接处设置有密封条;避免了U型防水槽中的水流入箱体内;
5、本实用新型电控柜的四周和门把手的空隙中设有密封装置,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电控柜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加工简便、防水、防尘、散热性能佳、电磁环境良好等优点,其大批量投入市场必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共有6幅附图,其中: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控柜主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附图4为附图2的A部放大图;
附图5为热交换器主视图;
附图6为热交换器后视图。
在图中:1、柜门 2、柜体 3、U型防水槽 4、热交换器 5、动力线出孔 6、进风口风扇 7、热交换片 8、出风口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光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光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033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