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电传感器的专用采样误差校准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98249.3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2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平;赵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芯福传感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M1/10 | 分类号: | H03M1/10;H03M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电 传感器 专用 采样 误差 校准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样误差校准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电传感器的专用采样误差校准电路。
背景技术
采样误差主要来源于采样开关的电荷注入、时钟馈通,以及电路噪声等因素,其中采样开关的电荷注入是导致误差的主要原因,那么降低采样开关的电荷注入是解决的一大难题。
现有技术中,是采用以下技术进行解决的:
请参阅图1,图1为简化的采样保持电路的沟道电荷注入效应的电路图。
图中MN_0为传输开关,C_0为采样电容,Vin为输入信号,Vout为采样信号。MN_0开关打开(VG为高电平)时,NMOS管沟道中会充满负电荷(电子),当MN_0开关关断时沟道中的负电荷向两端散出,散出在C_0端的电荷会引起Vout的变化,引入了采样误差。一般情况下,沟道电荷注入是误差来源的主要部分。此外,MOS开关的寄生电容和噪声同样会引入误差,这里不详细分析此类误差。
对NMOS,注入电荷可表示为:
;
其中:
W为MOS沟道宽度;
L为MOS沟道长度;
Cox为MOS栅氧化层单位面积电容;
VTH为MOS阈值电压;
VDD为MOS导通时的电压;
VIN为输入电压。
考虑体效应VTH可以表示为:
;
其中: 为MOS管体效应系数; 是半导体静电平衡势垒。
现有的减小电荷注入效应的方法主要有补偿法和下极板采样法。
1、补偿法:
请参阅图2,图2为采用补偿法进行减小电荷注入效应的电路图。
采用PMOS管MP_1作为互补传输管,以及小尺寸的NMOS管MN_2做补偿。MN_1和MN_2关断时注入负电荷,MP_1关断时注入正电荷,所以在关断时能对两种电荷中和减小总的注入电荷。
这种方法很难使注入的负电荷和正电荷相等,不适用于高精度电路,为了减小注入效应需要增大采样电容C_0,这会导致采样速度降低和版图面积增大。
2、下极板采样法:
请参阅图3,图3为下极板采样电路图。
图中,与为一对不交叠时钟,在开启时与同时开启,在关断时先于关断,图中所有开关均存在电荷注入效应。
在采样阶段,与同时导通,关断;在保持阶段,先于关断,同时导通。关断时,在运放的正负输入端形成了两个近似浮空的节点,所以关断时的注入电荷不再“叠加”到运放输入端,再由于运放的高增益,导通后将产生的注入电荷平衡,这就消除了关断产生的注入电荷。
上述电路不能消除关断产生的注入电荷,由于VCM是固定值,所以关断产生的注入电荷也是固定的,这可以通过差分结构消除。
这种下极板采样电路需要一个高增益的运放,而且精度依赖于差分电路器件的匹配性。
现有技术中,还会采用电荷守恒的原理来实现校准的目的:
具体方法如下:
请参阅图4,图4为校准电路采样和校准电压的产生模块电路图。
电路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Vdac的电压值来调整Vout。当kv0断开,kn_c接入DAC时,由电容的分压原理,可以得到Vdac变化量引起的Vout变化量为:
;
这里称为校准电压,结合校准算法,可用于校准采样电压Vout。
结合上述的电路基本原理,下面详细描述此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校准过程。
请参阅图5,图5为采用电荷校准采样误差的核心电路图。
其中kv0和kn1为MOS传输门开关,kn_c为MOS传输门构成的2选1开关,VCM为电路的中间电平,电压为VDD/2。校准的目的是带误差的VA逐渐逼近于VB。
电路的校准过程如下:
第一:设置VIN=VB=VCM,kn_c接入VCM,DAC控制逻辑控制DAC输出中间电平VCM,这时由于比较器存在失调(),比较器有一个输出电平。
第二:开关kv0断开,由于开关的非理想效应,VA端会引入误差电压,kn_c接入到DAC,此时DAC的输出为VCM。
第三:逐次校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芯福传感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芯福传感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982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