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口喷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98050.0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0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敏雯;吴少勇;马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47/34 | 分类号: | B65D4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529156 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口喷容器。
背景技术
口喷容器用于向口腔内喷射液体物质,现有的口喷容器主要包括瓶身、喷头和瓶罩,喷头连接在瓶身上,瓶罩罩在喷头外部,喷头的侧面设置有喷嘴,喷头内部设置有泵芯,通过向下按压喷头,泵芯可将瓶身中的液体抽吸至喷嘴进行喷射。但是在实际使用时,需要用一只手握住瓶身,另一只手拔起瓶罩,露出喷嘴,再将喷嘴凑近口腔进行按压喷射,完成喷射后,再将瓶罩装回。需要双手操作,操作过程比较繁琐,影响消费者体验。此外,使用过程不易对准喷嘴,会喷到口腔外面。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口喷容器操作繁琐的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喷容器,以简化操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口喷容器,包括:
瓶身,所述瓶身的顶部设置有瓶口;
与所述瓶口密封连接的盖体组件,所述盖体组件的侧面设置有悬臂式按钮,所述悬臂式按钮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一扣位;
翻转铰接于所述盖体组件的顶部的翻盖,所述翻盖的自由端设置有用于和所述第一扣位配合卡扣的第二扣位;
设置于所述盖体组件内且与所述瓶口密封连通的泵芯,所述泵芯的活塞沿所述盖体组件的径向往复运动,用于与所述悬臂式按钮接触按压,所述泵芯的喷嘴朝向所述盖体组件的顶部开口。
优选的,在上述的口喷容器中,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翻盖与所述盖体组件相互铰接的位置,对所述翻盖施加向外翻转的作用力。
优选的,在上述的口喷容器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翻盖内表面的反射镜。
优选的,在上述的口喷容器中,所述翻盖相对所述盖体组件的最大翻转角度为120°~150°。
优选的,在上述的口喷容器中,所述喷嘴的喷射方向相对所述盖体组件的顶部的角度为30°~60°。
优选的,在上述的口喷容器中,所述盖体组件包括:
外盖体,所述外盖体的顶端敞口,另一端与所述瓶口密封连接,所述外盖体的侧面开设有用于嵌入所述悬臂式按钮的按钮装配孔;
内盖体,套设于所述外盖体内部,所述内盖体的侧面设置有所述悬臂式按钮,所述翻盖铰接于所述内盖体的顶部,所述泵芯位于所述内盖体内,且所述泵芯的喷嘴朝向所述内盖体的顶部开口。
优选的,在上述的口喷容器中,所述内盖体的顶部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上开设有用于喷嘴嵌入固定的喷嘴配合孔。
优选的,在上述的口喷容器中,所述外盖体与所述瓶口螺纹密封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的口喷容器中,所述泵芯包括:
泵壳,所述泵壳内设置有活塞腔,所述泵壳的一端设置有伸入所述瓶身内部的吸管,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喷嘴;
沿所述盖体组件的径向移动设置于所述活塞腔内的所述活塞;
设置于所述活塞腔内且两端分别弹性作用于所述活塞和所述活塞腔内壁的第二弹性件;
设置在所述泵壳内且位于所述吸管的连接处的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导流方向由所述吸管指向所述喷嘴;
设置在所述泵壳内且位于所述喷嘴的连接处的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导流方向由所述吸管指向所述喷嘴。
优选的,在上述的口喷容器中,所述第一弹性件为扭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口喷容器中,盖体组件与瓶身的瓶口密封连接,盖体组件的侧面设置有悬臂式按钮,悬臂式按钮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一扣位;翻盖翻转铰接于盖体组件的顶部,翻盖的自由端设置有用于和第一扣位配合卡扣的第二扣位;泵芯设置于盖体组件内且与瓶口密封连通,泵芯的活塞沿盖体组件的径向移动,用于与悬臂式按钮接触挤压,泵芯的喷嘴朝向盖体组件的顶部开口。使用时,用户可通过一只手,按压悬臂式按钮,悬臂式按钮发生弹性形变,使悬臂式按钮的第一扣位与翻盖上的第二扣位脱离扣合,翻盖可以打开,将喷嘴对准口腔,继续单手按压悬臂式按钮,悬臂式按钮接触到活塞并挤压活塞径向移动,泵芯将瓶身中的液体抽吸至喷嘴,喷嘴向盖体组件的顶部开口喷出,进入口腔。完成后,将翻盖翻转扣合即可。可见,本申请的口喷容器只需要一只手便可以进行操作,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980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秸秆粉碎还田机
- 下一篇:一种高温超导电缆专用复合新材料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