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离子枕头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89721.7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1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章艳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康音负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100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梅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离子 枕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离子枕头,属于负离子健康技术领域的应用。
背景技术
原子或原子团失去或获得电子后所形成的带电粒子叫离子,负离子是指带一个或多个负电荷的离子,亦称“阴离子”。某些分子在特殊情况下,亦可形成离子,如氧的离子状态一般就为阴离子,也叫负氧离子。空气中的正负离子按照迁移率的大小分为大、中、小三种离子。小粒径的负离子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易于透过人体血脑屏障,进入人体发挥其生物效应。目前由人工技术生产的负离子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2702833A公开的负离子粉,中国专利文献CN200410070472.0公开的一种能够释放负离子的针织面料,再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1735720A公开的一种能够释放负离子的涂料,中国专利文献CN200410079022.8公开的一种可释放负离子的健康陶瓷砖生产方法,诸多负离子基础材料的开发使得负离子应用更加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申请人致力于负离子基础材料的开发以及应用。传统的负离子枕头通常是在枕头本体上安装可释放负离子的基体材料,然而随着长时间的使用,基体材料释放负离子的效果会越来越差,从而导致不能起到负离子保健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对释放负离子的材料进行更换的负离子枕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负离子枕头,包括枕头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位于内部的海绵层、位于海绵层下方艾叶层以及位于外侧的外罩;在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若干夹持组,每一夹持组包括位于本体上、下两侧的两个夹持部;每个所述夹持部包括夹块以及可提拉的圆形压块,两个所述压块之间通过的弹力绳连接,所述弹力绳穿过两个所述夹块以及所述本体后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压块的圆心位置;所在所述夹块的远离所述本体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圆形的第一凹陷部,在所述第一凹陷部内设置有一能够释放负离子的圆形陶瓷,所述圆形陶瓷的外径与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内径大体相等,在所述圆形陶瓷的远离所述本体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圆形的第二凹陷部,所述压块的外径与所述第二凹陷部的内径大体相等并能够进入所述第二凹陷部内;所述圆形陶瓷上开设有一沟槽,所述沟槽起始于所述圆形陶瓷的侧壁并沿着径向延伸至所述圆形陶瓷的圆心位置;所述弹力绳穿过所述沟槽。
所述圆形陶瓷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凹陷部的深度。
所述压块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二凹陷部的深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负离子枕头,安装完毕后圆形陶瓷位于第一凹陷部内并被压块与所述夹块所夹持因此不会脱落,当需要更换圆形陶瓷时,用手向上拉动所述压块,从而使所述圆形陶瓷失去压块的挤压,此时可以圆形陶瓷取出,然后将新的圆形陶瓷放入第一凹槽内,然后释放压块,使压块重新进入新的圆形陶瓷上的第二凹槽内。本实用新型的负离子枕头,能够较为方便地更换负离子源(即圆形陶瓷),从而保证了负离子枕头不会因长期使用而失去负离子保健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压块、圆形陶瓷以及夹块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负离子枕头,包括枕头本体1,所述本体1包括位于内部的海绵层11、位于海绵层11下方艾叶层12以及位于外侧的外罩13;在所述本体1上设置有若干夹持组2,每一夹持组包括位于本体1上、下两侧的两个夹持部20;每个所述夹持部20包括夹块21以及可提拉的圆形压块22,两个所述压块22之间通过的弹力绳23连接,所述弹力绳23穿过两个所述夹块21以及所述本体1后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压块22的圆心位置;所在所述夹块21的远离所述本体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圆形的第一凹陷部211,在所述第一凹陷部211内设置有一能够释放负离子的圆形陶瓷24,所述圆形陶瓷24的外径与所述第一凹陷部211的内径大体相等,在所述圆形陶瓷24的远离所述本体1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圆形的第二凹陷部241,所述压块22的外径与所述第二凹陷部241的内径大体相等并能够进入所述第二凹陷部241内;所述圆形陶瓷24上开设有一沟槽242,所述沟槽242起始于所述圆形陶瓷24的侧壁并沿着径向延伸至所述圆形陶瓷24的圆心位置;所述弹力绳23穿过所述沟槽242。
所述圆形陶瓷24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凹陷部211的深度。
所述压块22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二凹陷部241的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康音负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康音负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897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灯具外壳转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恒流高功率因素带遥控LED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