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双腔胃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87003.6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2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雪岩;黄威;都丽婷;姜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91 | 代理人: | 姜彦 |
地址: | 132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式 双腔胃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式双腔胃管。
背景技术
目前,双腔胃管可用于胃肠减压,鼻饲和洗胃,相比于传统胃管,可有效避免临床贴壁现象,单位时间内洗胃效果显著且不存在二次污染问题。
然而目前的双胃管只具有简单的分流功能,功能较为单一。在向患者胃部输入相应物质时,物质流速的大小对治疗过程也有较大的影响,当流速过快时,极易造成患者身体不适,同时对胃部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胃管双通道内的物质在特殊情况下需要按照一定比例输入,然而目前的双腔胃管并不具备限流和限速的功能,且在输送物质的过程中,经常需要临时停止输入,设备并不具备止停功能,因此传统设备并不能完全满足现有治疗过程中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多种输入模式,可有效地对胃管内腔物质进行分流和限速的可调式双腔胃管。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式双腔胃管,包括胃管、调速装置和分流装置,所述胃管由主管、第一副管和第二副管构成,所述主管的内腔由横向分隔膜分隔为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所述主管左端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有第一副管和第二副管,所述第一副管与上部腔体连通,所述第二副管与下部腔体连通,所述胃管的左侧设置有调速装置,所述调速装置内腔左侧的中心处安装有分隔块,所述调速装置的右侧壁中心处开设有与主管相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调速装置左侧壁的上部开设有与第一副管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调速装置左侧壁的底部开设有与第二副管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调速装置内腔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的中心处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调速装置内腔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的中心处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调速装置的左侧设置有分流装置,所述分流装置的左侧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有第一输出管和第二输出管,所述分流装置的内腔中心处安装有调节瓣,所述调节瓣的顶部安装有旋钮,所述旋钮设置在分流装置的前端面上,所述分流装置的左侧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有第一输入管和第二输入管,所述第一副管的左端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与第一输出管连接,所述第二副管的左端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与第二输出管连接。
进一步,所述调速装置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均开设有与第一转轴相对应的第一滑槽。
进一步,所述调速装置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滚轮相对应的第一移动槽。
进一步,所述调速装置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均开设有与第二转轴相对应的第二滑槽。
进一步,所述调速装置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二滚轮相对应的第二移动槽。
进一步,所述第一输入管上安装有第一阀门。
进一步,所述第二输入管上安装有第二阀门。
进一步,所述第一滚轮与第一滑槽的前后两侧壁和第二滚轮与第二滑槽的前后两侧壁均为啮齿状。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多种工作模式、有效地对输入胃部物质进行分流和调速的目的;通过分流装置内腔的调节瓣,可有效地选择输入胃管内物质的输入通道,且可有效控制物质输入状态,使得胃管具有同时输入同一物质、同时输入不同物质和输入暂停等多种工作模式;通过第一副管与上部腔体和第二副管与下部腔体之间的相互连通,有效地实现了胃管内物质的分流输入;通过调速装置上的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可有效地对相对应的副管内物质的流速进行调整,且结合第一滚轮与第一滑槽的前后两侧壁和第二滚轮与第二滑槽的前后两侧壁均为啮齿状设计,可有效地对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定位,进而有效地保证胃管内腔中物质流速的稳定;设备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避免了传统设备只能分流无法调速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式双腔胃管的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式双腔胃管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式双腔胃管的调速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式双腔胃管的调速装置的仰视图。
图中,1、胃管;2、调速装置;3、分流装置;4、主管;5、第一副管;6、第二副管;7、横向分隔膜;8、上部腔体;9、下部腔体;10、分隔块;11、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13、第三通孔;14、第一滚轮;15、第一转轴;16、第二滚轮;17、第二转轴;18、第一输出管;19、第二输出管;20、调节瓣;21、旋钮;22、第一输入管;23、第二输入管;24、第一滑槽;25、第一移动槽;26、第二滑槽;27、第二移动槽;28、第一阀门;29、第二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华大学,未经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870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分合闸传动机构及其一种断路器
- 下一篇:三相电源保护装置及电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