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皮肤对合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85237.7 | 申请日: | 2016-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6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 发明(设计)人: | 郑长军;陈炳鹏;张善勇;刘军;李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长军 |
| 主分类号: | A61B17/08 | 分类号: | A61B17/08;A61F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肤对合器。
背景技术
皮肤对合器,又称皮肤缝合器或皮肤钉合器,经过普通外科、骨科、妇产科、烧伤科、急诊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等手术科室的多年临床应用,证明在长伤口进行表皮缝合过程中具有快捷、简便的优势,是缝合技术的重大改革,不失为外科医生的良好助手,是值得推广应用的医疗产品。
目前,市场上的皮肤对合器一般只具有缝合皮肤伤口的功能,但是伤口处一般会有一些积液或杂物,需要医务人员事先擦洗干净后方可进行缝合,十分不便,且在缝合时需要借助额外的照明装置,占用较大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肤对合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缺陷。
一种皮肤对合器,包括对合器本体,所述对合器本体的尾部设有手柄,所述对合器本体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管道、弧形管道、风扇和电热丝,所述加热管道为圆形且与弧形管道一体成型,加热管道的两侧设有支架,所述对合器本体的头部两侧设有销轴,支架转动连接在销轴上,所述风扇和电热丝设置在加热管道内,加热管道的顶部设有控制风量大小以及温度大小的风量档位开关和温度档位开关,弧形管道的出风口处设有LED灯珠,所述对合器本体的头部两侧还设有限位装置。
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具体为设于对合器本体头部两侧的限位柱一,所述弧形管道的两侧设有侧板,侧板上设有与限位柱一配合的卡口一块。
优选的,所述卡口一的表面粘结有弹性胶垫。
优选的,所述加热管道的进风口处设有滤网。
优选的,所述对合器本体的两侧还设有限位柱二,所述支架上设有与限位柱二配合的卡口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皮肤对合器不仅可以对皮肤伤口处进行缝合处理,而且还能够在缝合的同时对伤口处进行吹风处理,一方面可对伤口处的杂物进行清理操作,另一方面,还能够加速伤口处的干燥,降低伤口感染的可能性,另外,通过在出风口处设置的LED灯珠,还能够进行照明工作,功能多样,无需额外的照明设备,节约了空间,整体结构紧凑,外形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对合器本体,2-手柄,3-加热管道,4-弧形管道,5-风扇,6-电热丝,7-支架,8-销轴,9-风量档位开关,10-温度档位开关,11-LED灯珠,12-控制开关,13-限位柱一,14-卡口一,15-弹性胶垫,16-滤网,17-限位柱二,18-卡口二,19-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皮肤对合器,包括对合器本体1,所述对合器本体1的尾部设有手柄2,所述对合器本体1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管道3、弧形管道4、风扇5和电热丝6,所述加热管道3为圆形且与弧形管道4一体成型,加热管道3的两侧设有支架7,所述对合器本体1的头部两侧设有销轴8,支架7转动连接在销轴8上,所述风扇5和电热丝6设置在加热管道3内,加热管道3的顶部设有控制风量大小以及温度大小的风量档位开关9和温度档位开关10,风量档位开关9和温度档位开关10分别与风扇5和电热丝6电性连接,便于人们设定风速大小和温度大小,弧形管道4的出风口处设有LED灯珠11,弧形管道4的顶部设有控制LED灯珠11启闭的控制开关12,所述对合器本体1的头部两侧还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具体为设于对合器本体1头部两侧的限位柱一13,所述弧形管道4的两侧设有侧板19,侧板19上设有与限位柱一13配合的卡口一14块,用于对弧形管道4进行限位固定,防止其松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口一14的表面粘结有弹性胶垫15,利用弹性胶垫15的弹性作用,可以将卡口一14牢固地固定在限位柱一13上,所述加热管道3的进风口处设有滤网16,避免杂质进入到加热管道3内。
另外,所述对合器本体1的两侧还设有限位柱二17,所述支架7上设有与限位柱二17配合的卡口二18,当不需要使用时,也可将该装置向后旋转,利用卡口二18和限位柱二17将支架7固定住,只留对合器本体1的工作部分在前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长军,未经郑长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852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