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泵的防倒吸装置及真空泵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85010.2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2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曹林;陈淑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12 | 分类号: | F04B39/12;F04B4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泵 防倒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泵的防倒吸装置及真空泵。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排气口杂物倒吸的真空泵,包括设于所述真空泵的排气口的向下延伸的排气管;所述真空泵排气口处还固定有一保护帽,其内设有一通道,所述排气管插入所述通道中;所述通道外壁上有沿其延伸方向延伸的开口,其第一端与所述真空泵连接,并截止于第二端;所述第二端下方的所述通道外壁上固定有导流筋条,所述导流筋条自所述第二端向不同方向延伸出多个倾斜的分叉筋条。
上述防止排气口杂物倒吸真空泵,保护帽防水倒吸效果不佳。上述保护帽对体积较大杂物可以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但对于水仅能起到引流作用,不能完全防止水和体积较小的杂物侵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真空泵的防倒吸装置,所述防倒吸装置有效地防止杂质倒吸进入真空泵内。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真空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真空泵的防倒吸装置,真空泵包括排气管,防倒吸装置包括:接头,所述接头的一端与真空泵的排气管连通,所述接头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通气孔;以及在真空泵停止工作时密封所述第一通气孔的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安装在所述接头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倒吸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在真空泵停止工作时关闭,密封所述第一通气孔,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杂质倒吸进入真空泵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密封装置安装在所述接头的另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密封装置是单向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单向阀包括锥形头和阀片,所述锥形头与所述阀片连接,所述接头的另一端设有孔,所述锥形头穿过所述孔,使所述阀片密封所述第一通气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锥形头与所述阀片一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锥形头的底部直径大于所述孔的直径,使所述锥形头在穿过所述孔时卡住在接头的另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防倒吸装置还包括容纳装置,所述容纳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接头的另一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防倒吸装置还包括容纳装置,所述容纳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接头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或者所述容纳装置与所述接头一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容纳装置的一端为开口端,所述容纳装置的另一端为密封端,所述开口端、所述密封端和容纳装置的周壁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中填充有不吸水、不吸尘的高分子材料,所述密封端设有第二通气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开口端的直径大于所述阀片的直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通气孔和所述第二通气孔均为多个。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真空泵,包括上述的防倒吸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真空泵,所述密封装置在真空泵停止工作时关闭,密封所述第一通气孔,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杂质倒吸进入真空泵内,从而使真空泵可靠地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倒吸装置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倒吸装置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倒吸装置的接头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倒吸装置的接头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倒吸装置的容纳装置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倒吸装置的容纳装置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泵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为防倒吸装置,1为接头,11为第一通气孔,12为圆孔,2为密封装置,21为锥形头, 22为阀片,3为不吸水、不吸尘的高分子材料,4为容纳装置,41为第二通气孔;200为真空泵,210为进气管,220为真空泵本体,220为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850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存取款机传感器的密封装置
- 下一篇:甲烷值计算方法及甲烷值测定装置